|
|
温儒敏专访:用好“高考指挥棒”,高考作文改起来并不难 |
|
参加阅卷作为备考攻略
南方周末:中学语文教学是否面临同样的问题?
温儒敏:“高考指挥棒”当然会影响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更强,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熏陶。目前语文教学被忽视,有人甚至认为语文是在高考中较难“拿分”的、“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的学科。大家都知道,作文不下功夫就能拿到40分,下功夫也很难拿到50分;而英语突击两个月,提上10分、8分没问题。有的高中校长公开说,语文应该给英语让路。
南方周末:有手机版说,上海某些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你怎么看?
温儒敏:肯定不合适。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语文水平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南方周末:作为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你对通过高考选拔中文系学生有信心吗?有没有分数和能力相差悬殊的学生考入北大中文系?
温儒敏:很多,现在学生都很会考试。一样通过高考进入北大中文系,同一个班上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水平可能相距甚大。
南方周末:以你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否感觉明升中国孩子越来越不会说话,越来越不会写文章?
温儒敏:语文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巨变,大家不再像以前那么专心阅读、记忆、积累与熏陶,遇到问题上网一查就有了。可以明显感觉到,人的感性能力在萎缩。不过这个变化仍在进行中,未来怎么样还不太好说。
过去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读书更多地出于功利目的,或者是职业性阅读。其实现在人读书也不少,要命的是不能静心品赏思考,整体社会氛围都很急躁,大家没有那份闲心。这就造成语文水平的普遍下降,甚至一些吃文字这碗饭的人,也不太专业了。我在一篇文稿中写“委曲婉转”,一位年轻的编辑心很细,把它改成“委屈婉转”,事后还告诉我,网上就这么写的。
但好的方向是,现今识字的人总比过去多,扫除文盲也是大的进步。
南方周末:现在每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由此看来语文的处境似乎没那么悲观吧?
温儒敏:语文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大家都乐于对语文发言,或者只能对语文发言。针对语文,尤其是作文的议论是控制不住的。再一个原因,传媒从业人员大多毕业于中文系,你们掌握话语权。
南方周末:假如高考作文仍然沿用目前的方式,阅卷老师有没有自我改进的可能?
温儒敏:阅卷老师的选择和使用本身就是问题之一。一般规定,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甚至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大学难以抽调教师,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研究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有些省,上一年100个中学老师阅卷,来年可能换掉80个。阅卷教师不能保持人员的稳定,大家都愿意去“培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