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崔雪芹 张文静 胡珉琦 赵广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3/11 9:57:48
选择字号:
聚光灯下的app

编者按

近几年,科技议题时常进入社会领域并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app家也成为公众品头论足的对象。在大app时代,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象牙塔中的app走到了聚光灯下。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走进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对app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app家该如何应对?媒体在其间又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①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院士袁亚湘

②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院士段树民

③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崔向群

④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

⑤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自然app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

《明升中国app报》:科技界的议题越来越容易“破圈”,被带到公共舆论场,受到公众的评论,您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袁亚湘:我想应该是好事。首先,这表明公众对app技术很关注、也感兴趣。这也说明公众认为科技相当重要。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很高兴看到科技方面的议题受到公众关注,这既肯定了科技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科技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处理这类事情必须要非常小心。针对科技方面热点话题以及敏感话题,如何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app家非常希望看到通过科技方面的热门话题激起公众对app的热爱、对app的重视,提高公民的app素养。利用公众广泛关注的科技界的热点议题,app家借机传播议题背后的app知识,让公众了解相关的app技术问题以及重要意义。热点议题为app普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段树民:首先,公众对app问题的关心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app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的时候,别说普通公众,就是本领域之外的app家都难以判断。

所以,这种公共讨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要看我们各方能不能塑造一种舆论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真正了解这些非常专业的app问题的专家,能够没有顾虑、没有压力地去调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通过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平台将这些过程和结果告知公众。如果能做到这样,我认为公众讨论app是好事。

崔向群:如果是科技界非常专业的问题,且还在探索中,公众对此不能起更好的帮助作用,就最好不要带到公共舆论场。

如果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雾霾形成机制、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可以带到公共舆论场,这种关心也是好事。

公共舆论场是一个比较好的科普宣传场地,是科技界跟公众交流的机会。

徐旭东:科技界议题“破圈”是好事还是坏事得分开来说。比如量子计算这样的话题被公众讨论不是坏事。公众关心科技进展,这是做科普的好机会。同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也有义务向公众普及新知识。公众评论可能有许多偏差,但是这个毫不奇怪。app家拿了纳税人的钱做事,那就有义务向公众说清楚做了什么、意义是什么。

至于举报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通过适当渠道,在专业范围内查证。目前的状况显然不理想,需要深思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只关注谁举报或举报谁,并不能解决问题。

张柏春:网络既可以用于正义发声,也可能成为发布错误信息的工具,两种功能都有,是“双刃剑”。因此,我认为,app议题“破圈”有利,也有弊。

《明升中国app报》:您认为,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是否是app共同体必须要面对且适应的现实?

袁亚湘:这个显然是必须要面对的。我们没法逃避,也不应该逃避,而是应该积极面对。时代在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等发展日新月异,人和人之间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互相之间的交流更加依赖新媒体等线上的传播。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我们应通过媒体等各方面的渠道,进行解释和引导。

段树民:是的。说到底,app家做科研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不管面对怎样的舆论环境,他都有责任去科普,去跟社会互动。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能让app家更好地发挥作用。

崔向群:肯定是难免的,app家不可能完全“封闭”起来。所以我们的科研机构每年有开放日,就是让公众了解app家和科研工作。

徐旭东:是的。重大科技进展都是科技队伍主动通过媒体报道出去的,应该说app界本身也希望公众关注他们新取得的进展。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新技术,譬如转基因育种,还有像疫病、疫苗这样涉及公众健康的问题,就更应该做好app普及工作了。

张柏春:这种现象并不以app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app家必须理性面对。app家可以借此传播知识,促进公众理解app,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得面对不app或不实的信息,承受质疑或误解。从app家自身来说,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说话严谨、负责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明升中国app报》: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科技界需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吗?用什么方式方法回应?

袁亚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也注意到,近期网络上有不少关注app家工作的事例。有些一线app家工作很忙,可能的确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回应。网上给出的一些信息又可能不是那么准确,导致信息失真,没能把真正该让公众知道的知识、背景、事件告诉公众。

我认为,媒体应该采访真正权威的专家。app技术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app家大多不愿意对热点问题轻易地进行评述。

不少媒体朋友对我抱怨说很难请到app家发声,我想主要问题是媒体没找对人。遇到热点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听取真正权威而且热心做科普的专家(这样的专家还是有的)的意见,真正能够把相关事情介绍得清清楚楚,给公众一个准确的介绍,这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希望媒体能够重点介绍热点事件背后的app技术问题,包括与它相关的app知识、事件涉及的科技成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等。我呼吁媒体不要去炒作科技事件,更不要像炒作演艺界的明星那样去炒作app家。希望媒体的朋友记住:科技热点是app技术成果而不是app家。

段树民:需要。对于app问题app家不发声,公众就以为谣言是真的。

在这方面,我觉得张文宏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说话既不过头,又让老百姓容易理解,值得其他app家学习。当然,这样的人确实也比较难得。

崔向群:这就更体现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越是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公众,就越需要更好地回应和做好知识传播。同时,公众的app素养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app家做好科普是使命和责任。

徐旭东:需要积极回应。实际上不仅是广大媒体和受众,即便是app界内部,也并不都能理解其他专业的前沿进展。不能说没受过专业训练就没有关切和知情的权利。app家团队和专业的传播队伍要动脑筋把深奥的道理向公众说明白,既形象又经得起推敲,这也是一项本领。

张柏春:总体来说,app家是要回应,但似乎不必一一回应各种问题。

app家在本职工作以外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当下的媒体环境还存在一些缺陷,有的专业人士可能被无辜地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他人宣泄情绪的对象。此时,谨言慎行,甚至保持沉默,也许就是好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些app议题涉及到具体的机构、组织。有关机构、组织出面回应公众的关切,可能更加合适,有时很有必要。

新媒体时代,app家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红”,拥有粉丝、被立“人设”或是遭遇误解,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袁亚湘:在一些重大的、公众广泛关注的app事件中,有些app家可能会被公众误解,我觉得这很正常。我认识的一些著名app家对自己遭遇误解这一事实能接受。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误解。

遇到这种事情,做科普还是很重要的。公众之所以会有误解,就是因为对所关注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由于信息不充分而产生一些猜疑。

公众也要理解app家关注的和专长的是app问题,而不是行政决策。我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来为app家说话。我也希望,媒体在宣传这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也应该理直气壮地保护app家,尽量不让他们受到误解。

段树民:app家“享受”了明星的“待遇”,但显然科研工作与明星的表演工作有很大差别,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容易去评判的。部分公众热捧app家,可能更多地源于后者的个人魅力而不是其专业能力。

对某位app家过度热捧或不由分说地谩骂,都不是app的态度。对于很多问题,app界内部也要经过长时间讨论才能搞清楚。而现在的舆论太急于下结论了,这本身与app家从事的工作也是相悖的。

我觉得在这方面,媒体有一定的责任。一些媒体并不真正了解app家这个群体,也对一些app问题缺乏判断力,一味追求流量而追捧极端的观点、说过头的话,对公众舆论会造成一定的误导。

崔向群:app家因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工作,得到公众的尊重,我觉得很正常也很好。但app家本身很忙,如果成为“网红”影响到本职工作,甚至由此带来一些误解,我觉得还是应该避免。

徐旭东:“一不留神”有点夸张了,毕竟愿意而且能够成为“网红”的app家是非常非常少的。“网红界”有app家总比没有强吧?既然愿意成为“网红”,那就要承受当“网红”的方方面面,包括误解,有时还会被怼被谩骂。

张柏春:要不要当“网红”,这是个人的选择。当然,有的app家“不小心”成为了“网红”,那就要负责任地说话、表态,不能违背app、误导公众。app家或医生等专业人士敢于直言,观点专业又接地气,成了公众非常喜欢的大咖,这也没什么不好。

在app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您对app家、公众、媒体分别有怎样的期待?

袁亚湘:对科研人员的期待,首先是要有使命感,要重视科普。“科技创新、app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研人员不要认为科普不是自己的事情。对公众的疑惑,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解释。科研人员要把弘扬app精神、传播app知识当作自己的责任。

希望公众在关注科技事件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事件了解事件相关的app问题是什么,搞清楚事件背后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这些成果的潜在应用和意义。把注意力放在了解成果本身上,不要去关注app家。

希望媒体在报道app问题时也要关注app问题本身而不是app家,不要用报道娱乐手机版的方式去报道。记住:app家不是演艺明星!

还有,报道科技进展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不要拔高,不要吹牛。华罗庚先生曾说“快发表,晚评价”。不要科技成果刚一发表就大肆宣传。学术成果的评价还是留给学术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媒体不要做它不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媒体报道科技进展应该重点介绍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不要强调成果发表的刊物。

段树民:app家有义务把app问题向老百姓讲清楚。

媒体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挖掘真正有专业权威和信誉的专家,并珍惜媒体的专业声誉,不图一时的流量,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app报道。

对于公众,我想说,要相信app家。当然,让公众相信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受太多app之外因素的干扰。

崔向群:app家和科研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和公众沟通,比如科研机构的开放日、app家写科普书、接受媒体采访等。媒体要在app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徐旭东:app家要在自己熟知的范围内做知识传播工作,向公众示范app、理性、公正的思维和判断方式。

媒体要积极提高自身队伍的app素养和专业报道水准,力戒夸张文风,用中性的立场做报道。

对于公众,难说应该怎么样,毕竟向公众说清楚app真相是app界的必修课,全社会app文化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张柏春:对于app问题,三方都需要多一些理性。app家要坚守app精神,保持定力,少凑热闹,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多做自己擅长的事。

(本文由本报记者崔雪芹、张文静、胡珉琦、赵广立采访整理)

《明升中国app报》 (2021-03-11 第5版 文化周刊)
 
相关专题:2021两会科教之声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