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华大学利用现代远程技术,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建立了217个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探索出了一条“大规模、可持续、见实效、能推广”的教育扶贫模式,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谈到清华的教育扶贫工作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主任黄丽表示——一流大学需关注欠发达地区。
一堂7000人的计生课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1997年开始了自己的远程教育探索,构建了先进的远程教育平台,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觉得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于是,从2003年开始,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牵头实施了教育扶贫工作。鉴于我国目前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校决定努力将教育扶贫工作覆盖到这些贫困地区。”黄丽说。
刚开始启动这项工作时,即使是清华人自己对扶贫工作也比较陌生,而就在他们到国务院扶贫办请教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经验时,他们发现国家每个部委都有自己的扶贫办公室,大量挂职干部在贫困地区参与地方的工作。于是,清华便开始与各部委联系合作,在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第一年为16个国家级贫困县免费建立了远程教学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丽以清华和国家计生委的合作为例介绍了相关情况。“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如何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即使贫困地区也面临这样的挑战。”黄丽说,在这种情况下,清华大学开始与国家计生委合作,对贫困地区基层计生干部开展培训。国家计生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组织乡镇的基层计生干部到清华扶贫教学站参加远程培训,并请一些基层干部到清华大学参加面授培训。
2007年,清华大学采取面授与远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两期培训,全国共有7000多位贫困干部参加了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博士平时去考察,能见到的人有限,而这次她讲一节课,会有数千名基层计生干部到当地的远程教学站收看,并通过双向交互教学站与贫困地区的计生干部进行远程面对面的交流。她觉得这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欢迎更多的部委能够利用清华远程教育平台为贫困地区服务。”黄丽说。
2003年到2006年,清华大学共在贫困地区建立了100个扶贫点。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17个,他们的这一行动也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关注,地方政府开始出面与清华共建远程学习基地。
“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输送资源”
在探索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清华扶贫工作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难题便是向贫困地区输送什么教育资源。为了保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清华大学积极研发适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课程,并聘请清华专家到贫困地区免费巡讲。一些清华教授,如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外语系系主任罗立胜教授等都曾亲自到贫困地区讲课。
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清华大学安排了不同的培训课程。
对于中小学教育,清华大学着重针对校长、中小学老师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增加了对贫困地区教师外语教学技能的培训;而对于农民,则主要是农业技术和增加就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黄丽表示,清华大学一直在研发适合贫困地区的远程培训课程,争取让更多农民学会用计算机来增加就业能力,也在为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的孩子进行英语教师的资格培训,希望他们能够掌握一门英语。“我们希望通过远程培训让农民能够掌握更好的谋生手段。”
近几年,清华在贫困地区培训的人次已经超过了45万人,其中70%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师生、29%为贫困地区的干部、1%为农民。
“让外国人加入我们的扶贫”
从2004年开始,每年暑假,清华大学都会组织师生到贫困地区进行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但能让大学生了解了社会,更能让他们这些‘精英’深刻体悟到是国家和人民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国家服务,为祖国建设尽一份责任。”
从2006年开始,每次在贫困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便不再仅仅只有明升中国学生的身影了。
目前,清华的实践活动已经吸引了很多美国学生的参加,在暑期实践活动中,每个小队一般由2名美国大学生、6名明升中国大学生、1名老师组成,很多美国大学生已经参与到了对明升中国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中。
“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深入下去,美国人会对明升中国国情有更深的了解,他们不但会发现明升中国老百姓的善良,也与明升中国大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友谊。”黄丽说。
“组织美国大学生到明升中国贫困地区不太容易,这方面,美国的王氏基金做了很多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有150多名美国学生参加了活动。现在清华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在美国的影响已经很大了,2008年已经有不少于500名学生有了这样的意向,“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高校应体现自己的责任心”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据介绍,清华坚持5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有一整套远程教育平台以及丰富教育资源做支撑,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也吸引了国内外机构的支持,以及港澳地区和内地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的捐赠,这些支持和捐赠为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如何建设具有明升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黄丽介绍说,清华大学已经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那些最需要知识的贫困人群是最需要关爱的一群人,既然高校拥有这样的教育资源,就应该把资源延伸到欠发达地区,将高校的校园延伸到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心里,这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的责任心和服务国家的意识。”黄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