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家自然app基金等资助下,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光释光(OSL)实验室与兰州大学、德国莱布尼茨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在中亚干旱区的风成沉积的测年机理和环境演化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上。
一直以来,受西风环流影响的中亚干旱区全新世的湿度演化模式及其与亚洲季风控制区季风强度和降水变化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实验室科研人员选取天山巴音布鲁克盆地的一套风成沉积系统为研究对象,将钾长石的OSL技术应用到测年研究中,解决了常规粗颗粒石英OSL技术的信噪比低而导致误差大的问题。
通过系统的年代学和地层学研究,科研人员揭示了天山地区在早全新世的干旱事件中形成了一些山间盆地发育沙漠(现在是植被覆盖较好的草原),但在中晚全新世时期,这些山间盆地气候则变得湿润。这一发现支持前人基于湖泊研究提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早全新世气候干旱,中晚全新世出现高湖面,气候相对湿润,但同时不同区域记录的差异性增大。(来源: 明升中国app报 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