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何纳等 来源:《美国流行病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3-3-6 16:18:13
选择字号:
男男性行为诱发艾滋病新病毒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何纳领衔的艾滋病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的行为和分子传播新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流行病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
 
这一传播机制揭示,同一对男男性行为者,由于“多性伴”会导致感染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病毒,并由于艾滋病病毒具有快速复制和基因重组的能力而存在“诞生”新艾滋病病毒品种的风险。
 
1981年发现的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就是男同性恋者,男男性行为群体一直被全球公认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相关调查表明,男男性行为人群普遍存在婚外性行为、多性伴、无保护肛交、酒后性行为、商业性行为等,加上他们较独特的性行为方式,易导致自身感染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更易造成相关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2012年,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测发现,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6.7%,在个别大城市,男男性接触传播占新手机版发现的艾滋病病例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男男性接触传播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艾滋病疫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何纳课题组首先对常规监测工作中,新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调查,追踪与其有性接触的男男性行为者,并对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如发现其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他们就对其作进一步的调查,再追踪与之有性接触的男男性行为者。如此逐级溯源追踪,直至没有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为止。
 
这一过程历时3年多,课题组研究人员共对100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男性行为者及与其有性接触史的1534名同性性接触者进行了溯源追踪。何纳课题组绘制出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核心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网络图”和“艾滋病传播链图”。研究人员进而结合基因亚型分析,清晰地阐明了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传播的行为和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不仅存在聚集性艾滋病传播和感染,还发现多个性行为网络群体中混杂着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不仅相互之间发生高危性行为,从而带来产生新艾滋病病毒基因亚型的潜在风险,他们同时也与其他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男性行为者发生高危性行为,进而导致艾滋病在这一群体中广泛扩散和蔓延。(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孙国根 黄辛)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