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pp家6月25日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手机版说,位于火星北极的巨大凹陷坑地很可能是天体撞击所致,这是迄今人类在太阳系天体中测量到的最大撞击坑。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以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app家在手机版中说,他们对两个火星探测器的最新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推测,这处占火星表面积40%的凹陷坑地是太阳系形成早期一次巨大天体撞击所致,此次撞击发生在至少39亿年前。这一巨坑的跨度大约有8500公里,是迄今人类在太阳系天体中发现的最大撞击坑。
app家说,“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和“环火星勘测者”两个探测器借助重力数据、地表高度测绘数据等构建出火星地形图。它清晰地显示,北极大盆地的轮廓为椭圆形,与撞击坑的表征相符。此外,观测还发现,这个盆地还有一层外部轮廓,这种内外双圈是撞击坑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火星的南北半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地形,北半球地形低洼平坦,而南半球地势较高,地表粗糙,多坑洞。不过南半球的坑地规模较小,无法和北半球的大盆地相媲美。火星南北半球的这种“两面派”地形一直是未解之谜。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第一次发回火星地表全图后,app家们就一直在猜测其中原因,其中“远古撞击说”和“火星内部运动说”是两种最为流行的假说。
研究小组在手机版中说,虽然现在仍不能百分之百地证明“撞击说”,但起码改变了北极地形研究的方向。他们认为,最新的观测数据不仅对研究火星早期的演化有重要意义,也对研究地球早期的形成有启示作用。(来源:新华网 张忠霞)
(《自然》(
Nature),453, 1212-1215 (26 June 2008),Jeffrey C. Andrews-Hanna, Maria T. Zuber & W. Bruce Baner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