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体内的循环系统一般不参与氧气运输,各组织和器官所需的氧气直接由气管系统供应。与哺乳动物的血管生成过程相似,昆虫气管的末端也能够产生分枝并侵入缺氧组织内。
以往研究表明,果蝇体内处于缺氧状态的细胞会产生Bnl,这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同源体,其受体Btl位于气管细胞表面,Bnl能够诱导气管细胞分枝伸入缺氧组织内,这就是气管生成的“Bnl中心模式”。
Centanin等人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气管末端分枝的形成机制,果蝇气管末端的细胞本身对缺氧环境也非常敏感,缺氧条件下,对氧含量敏感的脯氨酰羟化酶Fatiga能够增加缺氧诱导因子Similar(Sima)的浓度,Sima是人类缺氧诱导因子(HIFs)的同源分子,能够诱导Btl的表达,增加气管末端细胞中Btl的浓度,促使细胞产生分枝。而在非气管细胞内,Sima能够诱导Bnl的表达,但也可能有其它一些因子参与该过程。
研究人员指出,气管末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通过自主反应,增加其表面受体Btl的浓度,能够使其对组织Bnl水平增加更加敏感,是缺氧诱导气管分枝的重要步骤。此即“搜索模式”,和此前的“Bnl中心模式”一起更好解释了气管分枝发生的机制,这一理论对哺乳动物的血管发生机制也有一定的启示。
该研究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4月15日的《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上。(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 穆宏平/编译)
(《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Vol 14, 547-558, 15 April 2008,Lázaro Centanin, Pablo Wapp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