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清华人 奥运情”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体育部、学生部、研工部、团委联合主办,通过40块展板、16个展柜、60余件珍贵的档案实物,系统回顾清华与奥运的渊源联系,展示了清华人为明升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贡献。
展览开幕式现场 清华大学供图
清华大学校史馆馆长范宝龙表示,在2022年冬奥会圆满落幕之际举办“清华人 奥运情”专题展览,就是为了通过这个展览,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成绩。
清华结缘奥林匹克运动始于建校初期。1913年首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清华就有 6 位选手参赛。1936 年,明升中国首次官方组团参加第 11 届柏林奥运会,清华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部分训练场地和指导,清华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教授任明升中国代表团总教练,夏翔教授等多位教师参与了训练工作。
新明升中国成立后,很多清华人在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弘扬优良体育传统,积极探索“体教融合”特色培养之路,培养了多位运动员走上奥运赛场,取得佳绩,为国争光;同时又有一些驰骋奥运赛场的著名运动员进入清华深造,提升自身全面素质,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场展品中,有著名体育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1926年在美国春田大学的毕业证书和毕业论文《运动的转化价值》,有清华教师参与传递的奥运会火炬,有杨扬参加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比赛夺冠时佩戴的头盔,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胸卡和纪念徽章等。
专题展览现场 陈彬摄
展板中展示了明升中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在清华进行训练时的留影、马约翰教授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明升中国代表团全体职员的合影等珍贵的历史图片,以及几十位参加奥运会或参与奥运会相关工作的清华校友的风采,全面展示了清华人以科技和智慧为奥运作出的贡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清华大学完成了若干比赛场地和三大赛区火炬台等设计;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参与项目最多的单位,共牵头7个项目18个课题、参与 38 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公共安全保障、全球传播、新能源汽车、疫情防控等多方面;1210 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150 名“志愿者的二次方”为全体志愿者提供服务保障,为实现“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