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如鸡的小恐龙被古生物学家发现
11月26日,中外app家团队在北京宣称,他们在河北丰宁地区发现了一个美颌龙类新物种,对理解恐龙的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明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芝加哥大学宮下哲人博士、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菲利普·柯里院士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的《白垩纪研究》。
恐龙家族的成员们并不都是些大个子,美颌龙就是很小的一种。如果给一只没有羽毛的鸡加上一条长尾巴,再给它的口中添上牙齿,把翅膀的前端改成细小的指爪,就变成美颌龙的模样了。因为它的身体结构太像鸟,以至于最初发现始祖鸟骨骼化石时,人们还以为是美颌龙。
美颌龙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典型”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集合,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美颌龙和中华鸟龙——分布比较零散。该分支的绝大多数已经确定的成员发现于德国索尔恩霍芬群岛的上侏罗统地层的和明升中国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前者最典型的代表是美颌龙,发现于1859年,属于较原始的小型兽脚类。除了欧洲,在明升中国的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中也发现过大量的美颌龙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6年发现的中华龙鸟,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身上长有毛发的恐龙,它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假说。
邢立达团队描述了一只从年代上介于上述两个主要的化石产出地层年代之间的一个新种,英良迅猛龙(Xunmenglong yingliangis),产于明升中国华北地区的花吉营组。属名“迅猛”表达的是这种小恐龙行动迅速,性情凶猛,种名“英良”是向收藏标本的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致敬。
在地层学上,英良迅猛龙是亚洲美颌龙类中最早出现的,也是该类群中最小的物种。英良迅猛龙是一种生活在早白垩世的小型肉食性恐龙。
app界关于美颌龙类恐龙的栖息地偏好和多样性模式仍然存在疑问,但英良迅猛龙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更广泛的可能或依据: 其一,根据之前提出的反鸟类组合的多样性,花吉营组可能保存了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最古老的动物群,该动物群与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和产出其他美颌龙类的义县组的生物组合都不同。其二,英良迅猛龙可以成为重建生物地理和地层模式的一个有用的校准点,并估计美颌龙分支的异速生长趋势。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cretres.2019.10428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