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师生双中心 塑造教学新体系 |
合肥工业大学“三位一体”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
|
“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往往较大。我们的项目不仅有望提高井下作业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避免不稳定的生产环境对井下人员造成伤害。” 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创建井下移动流媒体网络,实现对矿井机车的远程可信控制,为矿业企业提供了多种井下环境矿机车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最终摘得了一等奖。
“科技创新离不开第一课堂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第二课堂的融会贯通,更离不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大二就进入团队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刘文哲,主要负责变频器通信软硬件设计。在他看来,短短几年的学习经历,收获的不仅是证书荣誉和专业创新能力,更是将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的远大理想。
这支团队中,40%的学生是本科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折射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的一场改革探索。从2015年开始,“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开始在合肥工大推进实施。
纠正两个错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坚持教师和学生两个中心并重。然而,作为两大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却曾经存在两个角色的弱化甚至错位。”在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看来,这场被称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立体化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直面的正是如何纠正这两个错位。
“在教学实践中,高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仅盯着学生,大部分教师的德育角色却被忽视了,全员育人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部长陈翌庆介绍说。与此同时,在专业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中,学生“角色”又被弱化了。日常教学环节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师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便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其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弱化乃至‘错位’,直接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脱节、创新思维与教学过程脱节、创新创业与培养目标脱节、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脱节、教学质量与持续改进脱节。”梁樑介绍说。
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明升m88线。据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本科培养的院士校友数,合工大在全国排在第23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任CEO的校友数量,合肥工大在全国排名第7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母校排名,合肥工大在全世界排名第75位,在全国排名第5位。这些指标都超过了学校的综合排名。而学校“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更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和社会好评。近年来,合肥工大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均超过95%。尤其是近两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到世界500强和明升中国500强企业工作和毕业研究生到国有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工作的均占签约就业总数的60%。
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时,如何保持并发扬人才培养中形成的良好传统,这是合肥工大在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每年,合肥工业大学要招收约8000名本科生。如何确保他们全面成长成才,必须建立起app严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效稳定的教学质量‘生产系统’,保证通过这样系统‘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可靠的高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梁樑用了三句话作为这个体系的标题:“回归教育初心、校正角色位置、重塑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两个中心建设和融合,立足学生学习和思想实际,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实现“三位一体”
在合肥工业大学,有一支由58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北斗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自主航行器、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高空气象参数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2016年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这个团队的“总教头”夏娜教授,不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言传身教,在德育上更是以身作则。2015年10月,他荣获由校友捐资设立的“同泽优秀园丁奖”一等奖,奖金达120万元人民币。夏娜当即拿出其中的60万元,先后设立了专项奖教奖学金,用于回馈和激励师生。而剩下的奖金,夏娜决定继续用在支持教学上。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不仅在科研实践中打牢了专业学习的基础,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都同步提升。每位同学都为能够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而深深骄傲。”团队成员柴煜奇说。
“所谓‘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就是将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和创新创业三个一度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通过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整合在一起,同时,每个体系又承担相应的育人功能。”梁樑介绍说。在“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合肥工业大学建立起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强调认知体验与感悟实践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主体作用。通过师德培训、制度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评价反馈等手段,将立德树人内涵融入专业课教学目标,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立起一套能力导向一体化的教学指南。全校80多个专业首先制定出符合各自专业定位的标准,再在标准的基础上设定课程体系,而第二课堂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也必须与第一课堂的教学体系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陈翌庆说。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出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划课程地图,建立课程关系图,修订、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及授课特点制订课程目标。学校还建立起“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标准”,完善实验、实训、实习等各类教学大纲,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将学生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与党团和学工部门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克服过去大学教育中,教学科研活动与党团学工部门的活动“互不衔接”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让教师感到“震动”的新政——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单纯的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再计入工作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工作量的考核、指导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纳入教学工作范围……“我们希望,通过教学运行体系建设,带动学校教学制度改革;通过教学制度改革,提升教学运行体系的效果。”梁樑说。
形成一个闭环
在管理学院何建民教授电子商务课堂上,学生们每学期要交两到三次随堂小作业。这些被何建民形象地称为“一页书”的小作业,全部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深思熟虑,光靠抄抄教材是无法完成的。这意味着,考前突击无法在他的课上取得好成绩,必须全过程全神贯注。
今天,何建民运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从个别典型注册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所有专业课程的标准范式。针对学生平时无作业、期末紧张,而教师“一套PPT打天下”的教学状态,该校出台了新规——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再“一考定音”,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只占到40%左右。全校各学院将教学过程改革作为切入点,实行以“精讲和讨论相结合”为模式的教学过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全程紧张的学业考核制;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既要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又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其教学效果直接关能否为后续课程打牢基础。其投影理论基础——画法几何,因为其学习难度大,被学生们称为“头疼几何”。在传统“一张考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下,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之初遇到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被掩盖,在期末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大面积低分。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这门课程被细分为三类,分别为机械类专业、近机械类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量身定做。尽管类别不同,每学期都要安排小作业6到8次,需要完成图纸3至6张。而这些,都是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立体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梁樑介绍说。不仅如此,课程结束后,不仅教师要为每个教学班填写课程目标实现情况测评表,课程组需要撰写整体分析手机版,学生也要为自己打分。
“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的落脚点就应该在学生身上。”梁樑说,在每门课开设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可以使他们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等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他们就要通过自我评价,判断老师之前的承诺是否“兑现”了。“这样做,学生的判断相对更加准确,老师也能在教学改革上获得更有用的反馈。”
正是这种“一体化”教育教学集成及互动反馈机制,把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持续改进”三个重要部分融为一体。学校通过各种方法测试学生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在教师、课程组、专业三个层面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持续改进原有体系,始终确保教学体系各个环节都能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持续改进、质量可预期。
学生们捧回的一座座奖杯成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缩影。据统计,近年来,该校近50%的在校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每年有2000余名本科生主持各类创新项目,参与学生达8500余人。2013年以来,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2300余项(其明升中国际和国家级奖项超过30%),学校也获明升中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集体奖。
(通讯员 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