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大棚里释放的瓢虫幼虫正在进食蚜虫
刘玉升在西瓜大棚指导瓜农
4月将至,阳光明媚,百花争艳,大地换上绿色新装,美丽而繁荣。如此美好的季节却是农民忧心的开始,“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与蚜虫作斗争,很是苦恼。”种了20多年的西瓜,段逢军采用了很多办法对抗蚜虫,依然没有发现哪种方法省钱、有效,而且绿色环保。
3月23日,段逢军的西瓜大棚迎来了一支灭蚜“军队”。这支“军队”十分特殊,是由500只瓢虫组成的。解决了燃眉之急,小小瓢虫支撑起了瓜农的希望。这些瓢虫正是山东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刘玉升的“杰作”。
刘玉升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了利用异色瓢虫控制蚜虫的技术系统,并成功将这套系统应用于西瓜、哈密瓜、草莓、西葫芦大棚的实际生产中,既省钱省工,又产生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受到农民的喜爱。
蚜虫危害巨大 用药弊端重重
蚜虫是昆虫纲、同翅目、蚜虫总科种类的统称,农民一般称为腻虫、蜜虫,是一类利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的植食性昆虫。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800种,明升中国分布约1200种,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别看蚜虫体小不惹人注目,它们可是“以量制胜”。蚜虫的繁殖力超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一只雌蚜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例如,甘蓝蚜能够繁殖41代雌性,如果全部成活可以达到1.5×1027个后代。因而,蚜虫成为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蚜虫的危害具有趋嫩性,所以特别是在春季4~6月份,危害性十分显著,成为春季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保护地蔬菜及其他各类栽培经济植物上,春季4~6月份防治的主要对象就是蚜虫。”刘玉升向《明升中国app报》记者介绍。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逢军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段逢军一手创办的。高青西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避免西瓜生产遭受蚜虫侵害,段逢军每年在380亩的西瓜种植地上要花费5000元左右的农药钱,这对瓜农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走进西瓜大棚,记者发现棚内温度很高,这里的温度一般要保持在20~30℃、湿度60%~80%。“这个温度湿度条件会促进蚜虫加快繁殖速度。往年我们主要采用药物或者烟雾剂来处理,都是明升手机杀虫剂,对蜜蜂授粉会产生很大影响。蜜蜂对药物很敏感,打了药后不能采用蜜蜂授粉,我们还得人工授粉,费时费工费钱。”段逢军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仅如此,长期人工打药对农民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由于棚内温度高,人体毛孔会扩张,更易吸附药剂,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记者在大棚里观察发现,蚜虫大多生长在叶子背面,这就大大地局限了农药的作用。农药虽然能够克制蚜虫暴发,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处于叶子背面或者隐蔽处的蚜虫有可能幸存下来,造成潜在的威胁。
山东省淄博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忠荣则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药不app、不规范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害虫抗药性显著上升,大大增加了抵抗病虫害的难度。
依赖明升手机农药维持农业生产的路还能走多远?面对这些突出问题,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大势所趋,生物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自创饲养器具 发展环保理念
在山东农业大学瓢虫工厂化养殖车间里,记者看到整整齐齐排列着的矿泉水瓶,这些瓶子经过改造后成了瓢虫的“家”。把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瓢虫的饲养器具是刘玉升的一大创新。
近年来,废弃矿泉水瓶数量剧增,但在废品回收过程中,都是一次性直接打回原形,其二次利用的功能没有开发出来。
“我们从瓶身与瓶子端部变小处剪开,将上部倒插入瓶体内;在端部缠绕一圈宽约1厘米的薄胶带,增加上下部分的紧密度;在上部中间部位用大头针穿刺环状排孔,用于通气;在倒置的瓶盖中注入自来水,保持湿度。”刘玉升拿着其中一个矿泉水瓶向记者详细介绍起来。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每个瓶内放进异色瓢虫10~15对,每天投一次饲料,保证饵料蚜虫略有剩余,瓢虫就能正常生活,并能繁殖后代。
这个创意来源于刘玉升关于垃圾分类的研究。他十分关注节能环保,提出生活垃圾“三元二级”分类体系。“我把生活垃圾大分流分为三类:干垃圾、湿垃圾和特种垃圾。其中湿垃圾用作环境昆虫饲料。矿泉水瓶属于干垃圾,过去是直接踏扁收集回收,我认为它还具有瓢虫饲养器具的功能,应该让它继续发挥作用,到最后再打回原形资源化利用。”刘玉升说。
近年来,刘玉升实现了越冬瓢虫的人工诱集、越冬代瓢虫的保育、异色瓢虫饵料蚜虫的筛选和大量繁育、饲养器具的创制、释放蛹的收集和贮藏以及人工释放等系列技术。
截至目前,实验室中保持了1000只异色瓢虫成虫越冬群体数量,幼虫2000多只;卵量较大,现有5000余粒,每天都有接近2000余粒的增量。
“我们每天都会记录瓢虫的产卵数量、卵孵化数量、各龄幼虫的发育进度。”张中贵是刘玉升的学生,他拿着养殖车间桌上的一张数据表告诉记者,“一张表就是一只瓢虫的一生”。
刘玉升计划,从越冬群体到周年过程始终保持1000只左右的各代成虫群体。生产群体则采用释放应用与群体扩繁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以这1000只成虫为稳定基础,将其后代释放到应用场所控制蚜虫。当其他地方需要瓢虫的时候,我就将早先释放的群体再捕捉回来一些,和实验室繁殖的群体一起再释放到下一个需要控制蚜虫的生产场所。”刘玉升表示。
例如,此次在高青县首先释放在西瓜大棚中用于控制早期发生的蚜虫,而在控制哈密瓜大棚中稍晚发生蚜虫时,他们就可以捕捉西瓜大棚中已基本完成任务的瓢虫,转移到哈密瓜大棚中继续新的任务。
双重释放方式 效果十分显著
选择在蚜虫暴发“前夜”释放瓢虫是有战略意义的。这个时候释放瓢虫主要是生产关键时期的需求,3月底正是蚜虫刚刚发生、数量较少时,便于在发生初期取得“当头一棒”的效果。
“我把这种提前释放时机的把握称为‘伏击式释放’,不能等到蚜虫数量大了再释放,那时候为时晚矣。利用天敌释放控制害虫,在生物防治上具有所谓的低密度效应。害虫的发生密度越低,生物防治的效果就越好,然后再发挥生物防治的持续性控制效应。”刘玉升介绍。
此外,瓢虫释放应该达到能够直接压抑蚜虫种群数量增大趋势的释放量,刘玉升称为“淹没式释放”,就是强调要在数量上让瓢虫具有压倒优势。
“将释放时间上的‘伏击式释放’和释放数量上的‘淹没式释放’结合起来,相信一定可以控制蚜虫。”刘玉升说,此次释放的是卵和各龄幼虫,因为幼虫发育到四龄末期,就会进入预蛹期,不食不动,形成控制蚜虫的漏洞期。通过混合释放卵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能保证大棚中始终不间断地存在控制蚜虫的瓢虫有效虫态。
瓢虫虽小,却食量惊人。异色瓢虫大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天捕食100多只蚜虫,其灭蚜速度与使用明升手机农药相当,是很好的生物防治的物种,可以减少明升手机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生产,符合国家提出的“两减”政策。
据刘玉升介绍,采取“伏击式”和“淹没式”相结合的释放原则,可以在释放后的三天之内控制蚜虫的发生危害。
“目前,西瓜大棚里释放瓢虫后的灭蚜效果不错,我计划在其他大棚也开始实行这种生物防控技术。”段逢军表示。
“生产高端有机农产品亟待解决农药问题,我非常看好这项生物防控技术,但要推行这项技术仍然任重道远。”陈忠荣说。
下一步,刘玉升将会在莱芜的200亩金银花上释放瓢虫控制蚜虫。今后计划发掘更加优秀的瓢虫资源,目前已经锁定六斑异瓢虫,也叫大龟纹瓢虫。此外,还要进一步研究瓢虫的组合应用技术,如六斑异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的三种组合集团技术,以开拓更有效的生物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