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边银菊 秦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20 11:02:49
选择字号:
回味采集
许绍燮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边银菊 秦军

(一)我们的采集

采集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回味起来,感慨良多。

回想刚接到课题时,惴惴不安,感到无从下手,完全是陌生领域的研究课题。好在有先例(研究所有曾融生院士和胡聿贤院士两个采集先例)、有指导(负责胡院士采集的刘爱文研究员的指导)、有培训(采集工程领导小组组织的培训班)。

在学习了要求和先进经验后,我们初步拟定了采集计划,按计划推进采集工作。下面我给出我们的大致工作步骤和注意要点供大家参考。

1. 从互联网和已有图书中查找许绍夑院士各种资料,初步捋出许绍夑院士年表。这一步主要用于写项目申请意向书和任务书,在项目启动汇报中用。

2. 查阅研究所许绍燮院士的人事档案,修正许绍夑院士年表,理出许绍夑院士学术成长过程的几个节点。

3. 按节点拟定访谈内容,与许绍夑院士协商后,确定访谈内容和外围受访者。

4. 拟定访谈提纲,联系受访者,商讨访谈内容,确定访谈时间、地点,进行音视频访谈。最后还要按要求进行音视频文字化,要求语言通顺,忠于原意。

这里要注意受访者提到的人物和地点信息,有可能需要去做深入采集。

5. 同步进行音视频外的其他资料采集,从许绍夑院士家、许绍夑院士办公室采集各类资料,同时也从互联网上查询许绍夑院士的相关信息。

6. 边搜集资料边进行资料的整理分类、数字化和资料长编。这点很重要,否则时间长了,会遗漏一些信息。

资料采集需要集中和零散结合。集中基本是批量的,如许绍夑院士本人提供的五个整理箱的各类资料,还有院士办公室里的资料;零散资料就需要平时随时关注,如网上、书中、文件等,要随时关注,随时采集相关资料。

7. 编写研究手机版提纲,进行手机版的撰写。

在平时我们搜集资料时,也要注意手机版素材的搜集。要写好研究手机版,就要熟悉节点、熟悉资料。平时看书、看电视剧时,相关时间段的事件我们就可以联系起来。如邢台地震时周恩来总理看581地震仪的照片,照片里没有许绍夑院士,但是通过对许绍夑院士的采集,我们知道那个仪器是许绍夑院士研制的,这就是很珍贵的照片资料了,可以写在资料长编和研究手机版中;看电视剧《马兰谣》,其中林俊德院士与许绍夑院士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他们成长的共性……诸如此类,这些素材的搜集,有助于研究手机版的撰写。

(二)我们的团队

接到明升中国科协的采集任务后,研究所领导认为采集工程很有意义,对采集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允许项目负责人从全所范围挑选项目组成员。张东宁副所长亲自协调计财等部门,对仪器设备的购买开放绿灯,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办公室主任肖春燕为我们提供了许绍燮院士的相关资料,离退办的刘丽主任、柴金梅副主任在联系老同志时,帮助查找电话,给予了大力协助。

为了不影响日常的业务工作,项目组用人的原则就是以最少的人力完成实际采集工作,还要尽可能地利用业余时间。因此实际上只有3个人承担了全部采集工作(后期增加1人),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人少则每个人的能力就很重要了,庆幸的是我们找对了团队成员。

秦军负责全部音视频采集、拍照,同时也参与访谈提纲拟定,与受访者联系,音视频资料的整理,印刻、感悟和研究手机版的写作等。在进行外围采集时还要负责开车(他本人是行程百万公里的老司机,因为野外工作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甚至在许绍夑院士住院时,秦军还担任了理发师,给许绍夑院士理发。可以说是集摄影、摄像师、理发师、司机、画家、作家于一身的多面手,当仁不让的采集团队主力成员。

侯爵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承担了全部资料数字化、口述资料的文字化整理,还负责资料分类、资料清单的编辑和资料长编、年表的编写工作。

任梦依因侯爵另有任务而后期加入。聪明好学,接受能力强,负责后期资料长编、年表的撰写和历史资料的查询采集。

边银菊是项目负责人,基本上全程参与了采集工作。编写项目书、设计实施方案、与许绍夑院士沟通、确定受访人、拟定访谈提纲、联系受访人、进行访谈、采集各类资料、校对口述资料文字、拟定手机版提纲、提供参考文献,对印刻和研究手机版进行修改等,从技术上对项目进行全面把关。

在写作方面,我们最初也是想找人来写研究手机版,但当我们采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后,发现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可以写的,而且自己辛辛苦苦采集来的资料,知道其价值所在,写起来更能驾轻就熟。秦军同志执笔的样章在中期评估时受到专家们的好评,这也给了我们信心。因此我们决定由我们团队自己来写我们的研究手机版,也就是许绍夑院士的传记,我们可能写不出华丽的辞藻,但我们肯定能用朴实的语言写出真实的内容。

我们的采集经验说明,组织好采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是采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最好邀请全能的“多面手”参与采集。当然还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能力,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另外要确保团队核心成员熟悉全部工作,掌握所有已采集到的资料,这样在采集人员少的情况下也是能够较好地完成繁重的采集任务的。

(三)我们的足迹

采集中,我们几乎走遍了许绍燮院士生活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浙江的杭州、绍兴、衢州、温州,上海,南京,广东河源,福建厦门、浦城,云南昆明,重庆等,不辞辛苦地采集着许绍燮院士的成长资料,当然这中间也有曲折。

1. 寻找叶芝伟老师的经过

叶芝伟老师是许绍燮院士在衢州中学时的同学,联系方式只有多年前叶芝伟老师给许绍夑院士的一封信,上边有叶老师的通讯地址和家里及单位的电话号码。而这两个电话我们打了无数次,反复联系都没人接听,就是联系不上叶老师。我们没有气馁。

许绍夑院士这边没有其它线索了,我们只有靠自己。在网上反复查叶芝伟老师的信息,终于发现了点儿蛛丝马迹:《开国将士风云录》中记载叶芝伟曾经在“重庆二野军大校史研究会”(全称为“明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校史研究会”)任职;还曾任重庆市社会app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前一个信息就是许绍夑院士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后一个信息我们继续查时发现,查不到“重庆市社会app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任何信息。

只有继续不断地打上边两个电话,依然没人接。通过重庆的114查号台也查不到“明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校史研究会”和“重庆市社会app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电话。一直思索着怎样才能找到叶芝伟老师,突然琢磨通过“重庆社会app院”是不是能找到“文献情报中心”的电话?于是又在网上查“重庆社会app院”,终于找到一个电话号码。打过去,居然有人接了,我问“重庆市社会app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电话,他说“文献情报中心”已经改为“图书馆”了,图书馆的电话就是我现在打的电话。我问叶芝伟老师的信息,对方说他退休了,让我找老干部管理办公室,还热心地给我们提供了老干部管理办公室的电话。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叶老师的信息了,当然后边的联系依然不轻松,费尽周折,但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联系上了叶芝伟老师。这中间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打了无数个电话。

2. 寻找马道峪地震台的经历

2015年7月25日,周六。天气晴、气温33℃,空气湿热。避开交通高峰,我们一行驱车前往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长城脚下,找寻1966年架设的我国第一批遥测台网(老八台)之一的马道峪地震台。下午来到马道峪,仍是烈日炎炎,下车后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背着相机包,沿着公路东侧的村庄小路,蜿蜒地向着台站所在的村子里的山坡走去,一路上坡,不一会儿,满面汗水,衬衣前后湿透了,真热!

向前走约四五百米,转过头向村子北边的山坡上望去,在板栗和核桃树茂密的树丛掩盖的半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新的台站,估计在它的附近有我们要寻找的老台站。绕过老百姓的房子,房后修有上台站的水泥台阶,沿着陡峭的之字形台阶,我们上到了新台站门前,向四周观察,新台站门前左侧有半截陈旧的灰砖墙,墙内长满了杂草,拨开杂草,只见半截灰墙内,有一个水泥做的摆墩,看到这个摆墩,兴奋得一时忘记了炎热的天气,忘记了浑身上下的汗水,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照相,采集。观察了老台站,估计摆房也就2平方米大小,当时不会有上去的台阶,维护时工作人员爬上爬下,一定很辛苦。这次寻找马道峪台站,比较顺利,而且还找到了老台的遗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下山后,才感到口渴,一口气喝下了一整瓶矿泉水,穿着湿透的衬衣,给腿上、胳膊上被蚊子叮的十几个包涂上药,返京。

采集资料不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在遇到挫折时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要锲而不舍、不畏艰辛,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我们采集人员的责任心。负责、尽心尽力地去采集,不给自己留遗憾。

(四)我们的访谈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许绍夑院士本人已经进行了6次访谈,还访谈了其他相关人员共计20人,每访谈一次都会给我们留下感动,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对老同志们不由得肃然起敬。同时,老同志们,尤其是老地震人的那种严谨的学风、忘我的工作精神让我们深受教育。

叶世元老师是许绍燮年轻时生活中的好朋友、工作上的好搭档,已经90岁高龄的他,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在采访和回访后,叶世元老师发了数封邮件说明自己觉得采访中说得不严谨的地方,还为他的上海口音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表示歉意。

刘宝诚老师,虽然已经83岁高龄,可是记忆力惊人,不用提问,不拿手稿,侃侃而谈数个小时,讲故事一样地把我们想问的问题都讲到了,把我们没想到的与许绍燮院士有关的问题也讲到了。

王碧泉老师,76岁;夏恩山老师,81岁,访谈前以他们过去做科研工作特有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做了认真、详实的准备,给我们提供了图片、照片、论文和访谈稿。

钱锦昌大使,79岁,跟许绍夑院士做过多年邻居,追忆了许绍夑院士过去的很多事迹,认为许绍夑院士是一个了不起的app家,对国家有重大贡献。

徐道一老师,82岁,坚持不用我们接送,自己坐公共汽车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还带来4本厚厚的他的专著送给我们。访谈中抒发了对许绍燮院士的敬仰之心,对许绍夑院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减轻灾害的信念的钦佩之情。

闵子群老师,86岁高龄,访谈后坚决不收访谈费,她说:“人的追求是不同的。”

当然我们也有遗憾,就是苏刚老师,因病在2016年2月去世,我们很遗憾失去了宝贵的采访机会。

采访老一辈地震人,非常钦佩他们的工作态度,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能够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他们为我们的地震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采访中我们时常想:以老一辈地震人严谨认真忘我的工作态度,放到现在的条件下,什么事干不完美啊?不由得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向老一辈地震人致敬!

对老同志们的采访最初并不是很顺利的,很多老人因为身体等各种原因推脱。但我们也是执着、认真的,经过耐心地反复联系、解释、沟通,直到老人们认可采访、同意访谈提纲。我们被老人们的认真感动时,老人们也说你们太认真了,因为你们认真,我们也要认真地接受采访,帮你们完成任务。

所以认真是互相的,我们很认真做着采集工作,老人们帮着我们认真地完成采访任务。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去做访谈,可以打动人心。

(五)启迪

许绍夑院士,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院士。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善动脑筋、勇于创新。他从工作需求出发,补上了所需的各门大学课程,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他的成功与他的家庭有关。他的家风儒雅、谦和,父母对他言传身教。他的父母重视教育,即使在日寇入侵,颠沛流离、到处逃难之时,他的学业也几乎没有间断过。

他的成功与抗战的氛围有关。逃难的日子让他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衢州中学读书时,app救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促使他刻苦学习(尤其是物理)。

他的成功与新明升中国的成立有关。建国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对人才的需求使他有机会走入app殿堂。

他的成功与机遇有关,但也是勤奋的结果。正因为他在中学时就自学了大学物理,使他能够从600多人中脱颖而出,考入中科院。

他的成功与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赵九章、李善邦、傅承义等)有关。他们无私地扶植培养,使许绍燮那一代青年人能够茁壮成长,长大成才;他们忧国忧民,身体力行,爱国敬业,为许绍燮那一代青年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成功与他身边的同事有关。张奕麟、叶世元是他工作中合作的好伙伴,他们有着一致的进取心和共同的爱好,他们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他的成功与自己的勤奋好学、创新开拓、坚持执着有关。

他的成功与对事业的热爱有关。因为热爱,才会在需求的牵引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学问。

他的成功更与先辈的教诲有关。赵九章所长“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为国家长远需要早做准备”的思想,他牢记在心,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

……

从幼时的“为母亲争气”,到衢州中学时的“app救国”,最后“为国家争光”,有了这样的思想飞跃,才有了许绍燮院士的一切成就,才有了受人爱戴敬仰的许绍夑院士。

许绍燮院士,为我们树立的是一座丰碑!

采集到现在,任务虽然还没有完成,但已经让我们感慨很多。采集工程项目不单纯是一项研究课题,更是一种责任,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app资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边银菊系明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七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作者秦军系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①边银菊与许绍燮院士(左)做访谈前讨论。

②边银菊在医院与许绍燮院士(右)讨论采集内容。

 

③边银菊采访与许绍燮院士一起工作过的90岁高龄的叶世元先生(右)。

 

④采集组成员秦军在医院病房给许绍燮院士(左)理发。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3-20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