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农业部在明升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明升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7年3月)》。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对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等5个产品的供需形势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玉米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明升中国玉米产量2.15亿吨,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比上年度减少925万吨,但仍高出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产量下降改善了玉米市场供需关系,也体现了明升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玉米进口量80万吨,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
玉米消费量2.11亿吨,比上年度增长8.8%。其中,饲用消费量1.34亿吨,增10.4%;工业消费量5825万吨,增7.5%。尽管消费增速反映了玉米饲用和工业消费恢复较快发展,但受禽流感和生猪存栏低位的影响,后期饲料增长将受到一定抑制,本月玉米消费量不作调整。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017年2月28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7512万吨,尽管同比减少,但与前年同期进度相当。目前农户余粮低于市场预期,玉米价格有所反弹,但随着天气转暖、春耕临近,农户集中售粮的压力将显现,预计后期玉米市场价格仍将在低位震荡运行。
大豆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明升中国大豆播种面积7156千公顷,收获面积7150千公顷,单产每公顷1758公斤,总产量1257万吨,生产情况不作调整。明升中国大豆进口量8531万吨,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受近期国内生猪存栏量偏低和多地暴发禽流感影响,养殖终端对饲料的需求暂时有所下降,但预计全年度大豆压榨消费量仍较高,大豆消费量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
随着各地铁路运力缓解、运费下降,东北国产大豆成交量增加,当地余粮显著下降,农户有惜售心理,产销区价格均保持坚挺,2016/17年度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中间值与上月预测数持平。
从全球范围看,南美大豆收割不断推进,因生长期内天气良好,增产预期不断加强;且2017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全球大豆有望连续丰产,预计2016/17年度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将保持稳定,中间值与上月预测数持平。
棉花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明升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100千公顷,单产每公顷1523公斤,总产量为472万吨,生产情况不作调整;维持年度进口量预测数90万吨不变;棉花消费量预测为759万吨;期末库存量下降至913万吨;预计2016/17年度国内皮棉价格稳中略涨,价格波动区间中间值与上月预测持平。
食用植物油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明升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589万吨,与上月预测值持平。全国油菜长势总体较好,接近上年同期。2月份,南方大部地区光热适宜,江南和华南日照偏多,利于油菜现蕾抽薹和开花。中、下旬以来我国遭遇了两次阶段性寒潮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对油菜生产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油菜籽单产及产量预测不作调整。
维持食用植物油进口量560万吨、消费量3143万吨预测值不变。缩小棕榈油到港价价格区间,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棕榈油预期进入生产恢复阶段,价格波动幅度预计小于上年度。
食糖
2016/17年度全国食糖生产进入高峰。根据明升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截至2月底,2016/17年度全国已累计产糖715.67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615.62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加81.25万吨,增幅15.2%;甜菜糖产量100.05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6.07万吨,增幅19.1%。截至2月底,甘蔗糖厂已有20家收榨;除内蒙古和河北产区外,其余产区的甜菜糖厂已全部收榨。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明升中国食糖产量970万吨,比上月预测调低20万吨,主要是由于糖料收购价格提升,提高了蔗农种植积极性,用于留种的甘蔗量增加,用于榨糖的甘蔗量相应减少。食糖进口与消费保持平稳,储备糖有序投放,国内产需基本平衡,故本月对其他指标暂不调整。未来需要重点关注贸易保障措施调查结果、打击食糖走私等政策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王方整理)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3-15 第7版 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