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刘旭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15 11:26:03
选择字号:
北京拟出台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若干意见
提出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承载体系等15项任务 并将设立创投引导基金

 

高伟在讲解用数字技术为古建筑“画像”
北青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截至2016年底,全市文化领域里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047家,约占总数两成,北京拟出台《北京市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构建文化技术创新、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文化科技融合承载体系和文化科技融合市场服务四大体系的15项主要任务,并将设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投引导基金。
 
《意见》明确提出15项主要任务
 
市文资办党组书记、主任赵磊介绍称,这15项任务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推动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建立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认定标准;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加强传统文化明升科技应用与升级;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科技应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文化 “走出去”。
 
赵磊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北京文化建设开启了新航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全国文化中心是其中之一。2012年,北京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创办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北京历史文化悠久厚重,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凸显,设计明升发展卓有成效,这都为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意见》明确要建设西城“设计之都”核心区,持续扩大北京国际设计周、明升中国设计红星奖影响,打造首都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此外,如何建立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认定标准和示范基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加强现代科技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等,也将在《意见》细则中明晰。
 
全市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3047家
 
伴随着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新兴融合性文化科技明升发展方兴未艾。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文化领域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47家,约占总数的两成。文化领域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109家,占总数的34.7%。设计明升蓬勃发展,去年,全市设计明升收入2459.5亿元,年均增长约10%。
 
如今,北京拥有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并初步形成海淀-数字内容、石景山-动漫游戏、东城-艺术品交易、西城-设计创意、朝阳-文化传媒特色鲜明的明升集群。不仅如此,新业态持续涌现,全国1/5百强网络新媒体,1/4互联网出版单位均在北京,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格局。
 
将设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投引导基金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融资政策方面,《意见》提出将实施“投贷奖”联动,鼓励银企对接,统筹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鼓励文化“走出去”,北京将通过奖励、补贴等间接方式,支持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海外发展,发挥市文投集团、中关村发展集团等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
 
赵磊表示,市文资办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并提请市政府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我们将会同有关单位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基地、领军人物等给予支持。”赵磊说。
 
文/本报记者  刘旭
 
焦点
 
文化和科技如何解决多头管理?
 
探索建立文化与科技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机制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杜飞进表示,文化和科技融合存在多头管理、统筹不足问题,比如有关部门均有专门业务处室负责推进融合发展,但各部门对工作定位、实施路径不够透彻,沟通渠道不太畅通。
 
针对这个问题,杜飞进表示,要切实加强文化与科技部门之间的统筹协作,目前情况看,各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业务界限,文化部门重视文化,科技部门更重视科技,有必要加强文化和科技部门之间的统筹协作,建议可以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基础框架下,探索建立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对文化创意明升与科技融合的管理职能。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文企和科企为何存在“两张皮”?
 
努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态势
 
市委常委、副市长、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阴和俊在谈及文化和科技企业融合现状时认为,存在着“文化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两者之前缺乏沟通和对接渠道,文化企业对先进科技技术缺乏了解,其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而科技企业对文化企业的相关需求缺少关注。
 
“现有的1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文化领域高新企业有3400余家,占比19%,大部分的企业在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领域。而文化企业普遍重视创意和设计,在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不足,而且专利保护的意识和力度也不够。”
 
阴和俊为此开出了对症下药的“方子”:“企业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争当主力军,要主动了解文化改革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以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为例,相关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文化明升的跨界合作,向文化企业开放内部技术供应链等资源,在产品设计方面,与文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网络。
 
杜飞进也表示,要让文化拥抱科技,让科技融入文化,让文创企业牢固树立文化为主,科技为用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清醒认识到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能舍本逐末,丢了文化这个根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作为发挥两种资源的最佳途径,努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一体,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发展态势。
 
文/本报记者  刘旭
 
文创明升如何进一步提高科创含量?
 
高校院所要发挥好科技创新源头的作用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在发言中谈到,中关村文创明升还存在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阴和俊表示,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拥有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优势,阴和俊在讲话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全市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达到400多个;全市高等院校91所,科研院所400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400多个。
 
阴和俊表示,高校院所要发挥好科技创新源头的作用,充分利用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知识创新技术成果丰硕的优势,加强文化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面向文化企业开创人才团队、科研仪器、科研成果、科技数据等资源,与文化企业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文化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形成科技创新资源和文化创意资源深度融合的局面。
 
杜飞进也谈到,要充分发挥首都智力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推动成长一批科技型文化企业和文化型科技企业。
 
文/本报记者  刘旭
 
扶持政策是否可以先行先试?
 
研究出台《意见》细化配套措施
 
杜飞进表示,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文化企业大部分是微小企业,需要我们雪中送炭,但和科技类企业得到的扶持力度相比,我们手中的炭不够多”。
 
杜飞进表示,去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成立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办公室,今年又成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两套工作机制的建立,为两个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和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完善科技文化融合企业认定标准,探索建立市级文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着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运用等。
 
杜飞进表示,《意见》是指导性文件,有些内容是原则性、方向性的,出台只是一个开始,关键在于后续的落实,要在用好、用足政策的前提下,加强政策创新,研究细化政策配套措施。围绕《意见》要形成若干个政策,都要一个个做实,要制定实用、好用、管用的政策,让企业看得明白,用得顺手,不能看起来好看,用起来不好用。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注册
 
用数字技术为古文物“画像”
 
昨天上午,参会人员先后考察清华科技园、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关村数字电视(牡丹)明升园,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伟博士介绍了“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系统”。他介绍,这个项目就是利用无人机等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影像采集,最后生成三维图像。
 
高伟介绍,用户看这些图像时,可以采用虚拟现实设备放映方案,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每位用户的观看视角都可以不同,还有便携式虚拟现实设备放映,通过下载App的方式自行观看,很方便,在自己家里就可以体验。
 
他们的成品,并不是网上的全景照片这么简单,二维照片只有拍摄对象的平面信息,他们的三维重建利用多幅数码图像来恢复物体深度,通过采集储备的海量素材,可以给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赋予深度信息,点击画面里任何一个点,都会获知它的三维信息,包括其周边所处环境的概况等,高伟形容这就知晓了建筑物的“前半生”。
 
高伟领衔的机器人视觉团队现有8名工作人员、博士研究生二十余人,他们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场景三维重建、视觉定位与姿态估计、机器人视觉导航、视觉伺服、目标检测与跟踪等。高伟介绍,他们就是想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将科技成果运用到文化领域中。针对明升中国古建的三维数字化和存档问题,发展一套便宜、快速、高精度和廉价的三维数字化技术和系统。在古建三维数字化的基础上,对于部分已损毁古建,辅以文物专家知识,实现虚拟复原与修复。虽然他们都是理工科的研究人员,但他们的目标是建立明升中国古代建筑数字化三维数据库,通过三维交互体验,面向大众展示与推广明升中国文化。
 
他们的技术进行了实际运用,已经与五台山龙泉寺、颐和园石舫、北京房山云居寺、山西佛光寺等合作,制作这些地方的“画像”。高伟介绍,除了为古建提供数字化保护外,融合了科技与文化的三维重建,市场应用前景也很看好,比如在旅游领域,“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景点里有一幅壁画是在一个雕塑的背面,游客不可能爬上去到后面看,这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设备来浏览”。此外,这些图像信息经由分拆、重组,还能被应用到游戏开发、影像制作层面,无论是应用到游戏背景设置,还是影视剧后期制作,都能高度还原实景,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并摄/本报记者  李泽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