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韩琨 来源: 发布时间:2015/7/2 11:28:07
选择字号:
申请人数暴跌四成 港校招生缘何遇冷

 

“香港对内地生的态度似乎在起变化。这成为大家考虑港校时的重要因素。”

■本报记者 韩琨

6月28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出现一则劲爆手机版——清华、北大两校四川招生组在微博公开“掐架”,并迅速引起公众及媒体的热议。而今年的招生季中,却很少人有提起初入内地招生时一时风光无两、每每“狂揽xx名状元”的香港高校。清华、北大两校“掐架”的前一天,正是内地考生报考香港高校的截止日期。

日前有媒体报道,香港高校今年的内地生招生计划遇冷,“计划赴港入读本科课程人数持续减少”。初入内地招生时,港校被内地一流名校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些令内地高校大喊“狼来了”、受人追捧的港校如今怎么了?

申请人数暴跌四成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高校每年录取内地考生1600人左右,参与招生的港校达12所。这些院校中尤以受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所公立大学(简称UGC院校)最具知名度,俗称八大港校,它们也是港校在内地招生的主力军。

根据香港几所高校近日公布的数据,香港理工大学今年收到约2300位内地学生申请,与去年的3500人相比,急跌34%;岭南大学则收到556份申请,比去年的928人大减40%;香港浸会大学去年有3876名内地生申请,今年减少至2319人,跌幅达40%。

当然,这三所大学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港校的具体情况。《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就此致电香港城市大学北京联络处工作人员李清。

她告诉记者,就城市大学而言,校方没有能够表明学生“申请意向”的数据可以提供。李清解释道:“由于我们学校的招生方式是通过高考统招,因此,学校这边看不到有多少名考生报考。”

原来,港校在内地的招生方式有两种: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开始纳入内地高考统招;其他港校采取独立招生,即由考生提交申请、高校自主选拔的方式招收内地本科生。

至于最终的录取结果,李清则表示,对于制定的招生计划,城市大学每年都可以完成。

换言之,申请人数“暴跌四成”折射的是内地考生赴港读书的意愿问题,但就最终录取情况而言,港校还是可以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的。那么,为什么大家变得没那么愿意去香港读书了呢?

失之交臂后的体会

曾经考虑过港校的高考考生,如今是家里表弟、表妹们的高考报名咨询者的章雨(化名)从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出发,作了一番分析。

北京大学毕业生章雨如今就职于北京某政府机关。当年高考时,她没有享受任何竞赛加分和优惠政策,并以全省文科前十名的成绩稳稳地被北大录取。在北大顺利保研、毕业后考上北京市公务员的章雨,说起港校来,情结有些复杂。

“硕士最后那年找工作时有些懊悔,觉得当年如果自费去港大也许更好。”章雨回忆道,高考出分后,虽然成绩还不错,但不够香港大学或者香港中文大学给予全额奖学金的资格。和父母商量后,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章雨放弃了部分自费的港校机会,选择了北大。

“港校的视野更好、国际化水平更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本科保研之后,看到许多同学纷纷出国留学,章雨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她觉得,在家庭实际上可以负担得起的情况下,不应该为了省二三十万元与港校失之交臂。

然而,工作两年多以后,随着时间变化,香港的环境以及两地高校的发展,让章雨对于港校的看法又起了变化。今年,父亲朋友家一位高考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向她咨询,她给出的建议是“内地最好的学校现在机会也非常多,去不去香港主要看你是否喜欢和能否适应这座城市”。

“但是,香港对内地生的态度似乎在起变化。这成为大家考虑港校时的重要因素。”她提醒道。

章雨的心路历程刚好反映了内地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待港校的态度变化,而这一切与两地民众间的关系、两地高校的发展都紧密相连。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趋于理性了”。

降温背后的理性决策

“之所以会出现考生报名降温的情况,与部分香港人对内地人不太友好的态度直接相关。很多学生、家长可能会担心在港读书是不是有一定的危险。”别敦荣说。

在他看来,除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外,人们对待港校的态度也在日趋理性,信息的获取较港校刚开始招生时更为便捷,学生和家长有条件和能力加以分析,综合考虑。

“在港校刚进内地招生时,许多考生和家长对港校抱有一定的崇拜之情,现在这种心理已经逐渐消除了。另外,国内一流高校的国际交流机会也在日益增多,近年来表现突出。”别敦荣说。

如同章雨向记者所谈到的经济考虑,别敦荣也提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他的着眼点在于奖学金。“几十万元的港校奖学金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吸引人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些奖学金只是够学生大学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已。”

“港校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内地高校,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他向记者分析,以前文提到的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港校为例,它们的主要国内竞争院校是“985工程”高校中较弱、“211工程”高校中较强的大学,这些学校近些年来发展得大多不错。如果是在内地就业的话,这些高校中,若干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比港校的毕业生更有优势。

“随着国际交流机会的增多,去国外读大学成为有实力的考生和家长的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申请港校学生的数量。”别敦荣说,总之,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各高校都应该办出特色,更好地吸引和培养人才。

在采访最后,别敦荣提醒道:“虽然申请人数下降不会影响到这些港校完成招生计划,但是,这种趋势可能更深刻地影响未来的学生、家长们的选择。”

《明升中国app报》 (2015-07-02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