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新组团服务地方农业 |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一周年回望 |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旨在探索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新机制,围绕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提升陕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年来,联盟在理事会和秘书处的积极运作下,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开创了组团服务陕西的良好局面。
■本报通讯员 付文婷 张晴 记者 张行勇
▲榆林马铃薯收获
▲培育适于机械化收获的新品种
“上面没娘,下面没腿。”这是地市农科所普遍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地市农科所作为最基层的科研单位,项目得自己跑,资金得自己找,处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管”的境地,科技工作发展缓慢,服务效益低下。
但对陕西地市农科所来说,这种困境已是“明日黄花”。随着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成立,联盟成员打破官气门来搞科研,强强联合,瞄准明升发展,呈现出组团合力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局面。
打破壁垒 创新机制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作为聚集了陕西最强农、林、水科研力量的“985”工程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倾力为陕西乃至全国农业的现代化提供科技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的单向技术需求向整个明升链创新需求转变——这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技术做支撑。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拥有人才、学科、团队、技术、仪器设备等科技优势,但延伸到基层的力量有限。而基层农科所有众多生产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农业科技人员,可存在手段落后、技术来源少的短板。
“将地市农科所与大学进行‘高位嫁接’,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效统筹,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服务陕西现代农业发展中达到‘1+1>2’的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提出了创新设想。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创新,2014年10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牵头,联合西安、宝鸡等陕西10个地市的农科所,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孙其信担任理事长。联盟探索实践大学、地市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同,以打破体制机制上的自然障碍,合力围绕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服务。
“过去我们关起门自己埋头搞科研,方式方法都很落后。联盟的成立,推倒了这种壁垒,拉近了兄弟科研院所的距离,搭建了地方科研院所与大学的桥梁。”汉中市农科所所长葛红心表示,联盟拉升了地方的科研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今年5~6月份,葛红心带领单位15个科研人员奔向母校西北农林科大,一口气与资环学院、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等6个学院顺利签订了科技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协议。“在水稻、油菜这些陕南山区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我们和大学已携手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
玉米、马铃薯是陕北的主要粮食作物。联盟成立前,榆林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一直靠私人关系。“现在是一家人,支持大学研究就是支持这两个明升发展。”榆林农科院院长常勇说。榆林农科院为大学的种质资源创新在硬件上无偿提供200亩试验示范地和近7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从人员上抽调13人组成团队进行田间作物的技术配套工作。“通过和大学的合作,今年榆林在玉米上实现高产,亩产上千公斤,农民喜获大丰收,这必将带动玉米明升的大发展。”
协同作战 合作共赢
俗话说,“卖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过去的地市农科所,面对农业生产中的科研,基本上各自为营,各自作战,即便是同一作物的研究,单位之间也鲜有合作和共同攻关。科研常态是在低水平中重复,各自安好。
如今,在联盟这个大家庭中,“卖面的”和“卖石灰的”成了一家人,一家人联合好办事。面对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这个共同目标,大家是“你出张良计,我献过墙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组团攻关。
宝鸡市农科所所长刘明慧认为,联盟的成立是场“及时雨”,既打通了地市农科所之间、农科所与大学之间的渠道,又实现了学校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需求的有效对接。“大家能够集中优势,围绕全明升链技术需求,组建多学科团队,有效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目前在刘明慧的“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团队里,既有大学的专家,也有兄弟单位的成员;既有搞育种的,也有搞病害的,还有搞土壤的、搞市场的……这些成员单位和团队成员既各尽其职,又紧密合作。人员交流、资源共享,多学科、多团队、多单位强强联合,组团攻关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小米粥,糜子糕……这些陕北的美食让人忘不了。小杂粮作为陕北的特色优势作物,要在全国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有强大的团队。西北农林科大冯佰利、柴岩等大牌专家加入地方科研团队,手把手传授技术。薛吉全作为陕西玉米首席专家,将玉米育种材料无条件地送给各地市农科所,放手让大家在科研试验中成长。各类学科专家根据地方明升需求和发展需求走向了基层,推动着明升发展。
项目搭桥 明升驱动
地市农科所长期处在生产一线,研究最接地气,处于科研的末端;大学长期追踪国际前沿,研究最前沿,处于科研的顶端。顶端和末端的连接问题,被俗称为“科研最后一公里”。
短短的一公里,让大学的高精尖技术不够紧接地气,地市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不够高大上。“联盟将顶端和末端接起来了。”安康农科所所长张百忍表示,这样头脚连接起来的科研服务更接地气,地方科研单位做项目也更有底气。
一直做野生资源调查的高级农艺师李学宏告诉记者,以猕猴桃明升来说,汉江流域安康、汉中市是世界公认的最佳适生区。但是,至今安康没有果业,猕猴桃野生资源又十分丰富。
过去,瞄准猕猴桃明升光明前景的当地企业,纷纷找上安康市农科所,要求以合同的形式发展该项明升。可张百忍当时不敢接单,“明升要发展,企业有需求,可咱技术和人才跟不上啊,不敢耽误人。”
成立联盟后,安康所与汉滨区中旺公司、宁陕皇冠公司各签订了400万亩和500万亩的合同。“现在心里有底了,一方面技术上有了西北农林科大这个靠山,另一方面所里依托联盟项目组建了科研团队专门做这一块。”
为凝聚全省农业科技力量,让服务更接地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形式支持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和示范推广。今年出资280万元,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按照区域特色、研究优势和明升发展需求,优先支持小麦、玉米、油菜、猕猴桃等10余个明升的协同创新和示范推广。
“安康市优质高产猕猴桃引种栽培及示范推广”项目,由安康所高级农艺师潘晓红、李学宏共同主持。从2009年开始,他们陆续做了3年种质调查与筛选工作,后来由于缺乏经费支持而中断。在联盟的大力支持下,研究得以继续,他们满怀信心:“3至5年内培育出一个适宜陕南山区的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致富山区农民。”
聚合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合力服务陕西现代农业。这是联盟成立的宗旨和奋斗的目标,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漫长道路,更是让基层农技力量率先插上科技翅膀的有效渠道和广阔舞台。
《明升中国app报》 (2015-12-16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