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月8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
“增产是必要的,作为大国,保持口粮自给还是很有必要的。”明升中国社会app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很多人看来,粮食增产是大好事。
但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却认为这是“悲剧”——“储粮超过了安全系数就是负担,‘谷贵伤农’”。
同样,在明升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看来,这“不是什么好现象,追求持续增产和农民收入受损,是不可持续的农业”。
在高产背后,明升中国的粮食生产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引发如此不乐观的看法?
高产有因
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老天帮忙,加上政策、科技等的支撑,为今年的粮食增产创造了条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表示,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也为粮食丰收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数据显示,江淮部分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幅接近30%。全国因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粮食约67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3.1%。
朱启臻向《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表示,粮食增产的原因还在于进口大豆占了主导地位,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种植玉米和水稻。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这几年的规模化经营,一些老板把土地承包过来,掠夺性使用土地,追求眼前的高投入、高产出,使得土地产出量短期内增加。
卖不出去难持续
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在于:进口粮入市,国产粮入库。
“我们的成本价与进口粮到岸价比毫无优势,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负担沉重,而且化肥农药造成水土污染、食物污染。”任继周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个负担背不起了,农业到了不改革不行的时候了。”
明升中国app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也正为此忧心忡忡,今年他走了三省八市作调查,发现仓库满满的,粮食都卖不出去,能卖出去的是进口粮食。从国外进口的三大主粮,比国产粮便宜。白糖等大宗农产品也是如此。
“10年前我们还比别人便宜,突然间全部比国际上贵。一方面粮食增产,另一方面只能进口,明升中国农业竞争力为什么突然降低了?明升中国农业出了什么事?”陈章良发问。
实际上,从口粮来说,国人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任继周介绍,我国每年消耗的粮食,大部分是用作饲料,而给牲畜吃草比吃粮食营养更高更全面,拿粮食喂牲畜并不经济。而国人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即需要更多的肉蛋奶,肉蛋奶的产出更需要草饲料来支持。
今年,农业部出台文件,提出要可持续发展,要适度进行休耕试点。
在朱启臻看来,一方面土地抛荒,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土地上追求高投入、高产出,是压榨土地,是不可持续的农业方式。土、水、肥和动力等资源高投入的发展道路,会导致生态和生产两败俱伤。此外,土地大面积抛荒,这也是不可持续的。
抛荒和休耕是两回事,朱启臻解释,休耕是休养土地,是肥力增加的过程。抛荒任杂草、树木生长,水利设施破坏,土壤肥力是下降的。
“产量应该适度,不是追求越高产越好。过去在发展理念上也有问题。”朱启臻表示。
结构方向该调了
在党国英看来,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一个挑战,这方面成绩不够。
农业结构改革迫在眉睫,要改变目前农业发展这种尴尬状况,任继周指出应该靠草地农业,要多种饲用作物。
专家认为,把口粮安排够,另外的土地采用草田轮作,可以满足饲料缺口,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大为减少。同时要恢复水利。这不仅是认识,更是一种文化。草地农业系统是一个能满足现代人的食物结构,并能兼顾生态和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系统。
今年一号文件也提出,要轮作种饲草料。此外,国家布置了一些草地农业的示范区,但任继周认为力度还不够,从项目上看也不够系统。“草地农业结构改革的思路还不清晰。”
在朱启臻看来,未来应该给土地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不要追求眼前的所谓高产出。对土地既要充分利用,也应合理产出。不能采用杀鸡取卵的农业经营方式,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放在农业生产的首位。
未来,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有效手段,朱启臻提出,不仅要发展大型的农机,也要发展适合山地、丘陵土地的小型农机。广大的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地,提高这些地区的机械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水平是明升中国农业安全的重要方面。
“育种要更有地方性,不能全国到处都一个品种,要鼓励差异,且突出地方化、多元化和特色化,有利于形成民族品牌和多样化农业,减少同质性农业的恶性竞争。”朱启臻表示。
“通过测土配方技术的推广,实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也非常重要。”朱启臻认为,要用app的农业组织形式保护耕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保障,避免掠夺性的土地使用,以实现明升中国农业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