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近些年,女生“占领男厕”“侵入男澡堂”以及“入主男宿舍楼”一类的现象频频在大学校园里发生。有人戏称,如今的大学进入了“她”时代,“女主席”“女学霸”“女社长”越来越多。然而,占据优势的女学生却往往在走出校园后却不那么顺利。看似“男生危机”的大学校园中,撑起“半边天”的女生也同样是“晴”时有“雨”。比如说,应试优势无法转化为就业优势,大学教育与市场选择依然存在不对称情况,虽然一些过去只招男生的专业已经对女生开放,但就业市场却不匹配。即使是不存在岗位限制的文科类专业,即便女生的专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都优于男生,但在求职时依然会遭遇困难: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要男生。(《明升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
女生的升学优势,曾让社会感叹,男生陷入“危机”,而面对女生的就业劣势,会不会让“危机”中的男生扬扬得意呢?——就是学习成绩比女生差,就业依旧比女生好?所以,且慢用男生危机,来说女生在升学中的优势,因为这是十分脆弱的优势。事实上,男女生在升学与就业中面临的不同境遇,折射出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这是计划招生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所难以调和的矛盾,无论男生和女生都受到这种矛盾的影响。
一个学生选择大学、专业,基本上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报考这所学校、专业,有多大把握能录取,二是这所学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目前,很多学生考虑最多的是第一方面因素,而较少考虑第二方面因素,在目前的招生录取制度之下,学生首要考虑能不能被录取,还来不及考虑第二方面因素。而且,考虑第二方面因素,缺乏比较翔实的数据——这所学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具体就业情况如何,学生无从知晓,教育部门和学校公布的数据,不但比较粗略,而且真实性也存疑。因此,虽然女生的升学率提高,可是,她们考进的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吗?而且,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她们在被录取时也比较模糊。
学生合理的报考逻辑是,大学向学生公布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就业数据,由学生结合真实就业情况、毕业生发展情况,以及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而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即学生有无选择学校的自由,大学有无自主招生的空间。按理说大学办学也应该考虑两方面基本需求,一是招生阶段,是否有学生报考,满足受教育者攻读大学的需求;二是就业阶段,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是否欢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于实行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来说,满足社会需求更是办学的导向,应分析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这样招生、培养、就业就能更好衔接。但是,目前高校虽然面临市场化就业,可招生和办学却是以计划为主,也就是说,高校明知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却无法及时在办学中体现这种变化,不能自主设置专业,也不能自主招生。结果是,招生和培养各顾各。每年的招生,大学满足于完成招生计划、录取学生的分数有多高。可招来的学生是否适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却很难回答。
这就是大家所见到的局面,学生们考上大学,却因为质量和结构问题,遭遇就业难。相对来说,由于女生所占比例更高,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的就业歧视,女生的就业难就更加突出。无论是解决整体大学生就业难,还是解决女生面对的“就业危机”,“药方”都在改变计划招生、计划办学和市场化就业的不匹配问题,推行大学自主招生、实现大学自主办学,这才能和市场就业接轨。
自主招生、自主办学、市场就业,会调和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让大学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少数精英教育学校,会以坚持自己的定位为主,实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而职业教育学校,则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以让学生能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学生选择大学的心态。一方面,如果大学实行自主招生,这会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结合兴趣、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首要关注能不能被大学录取。另一方面,在一名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选择大学的情况下,这所大学的整体办学情况,包括就业前景,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无需用就业情况来设置男女生不同的招生计划,只需把这一专业男女生的真实社会需求,男女生的就业情况真实地告诉学生即可。如果一个专业,当年毕业学生50人,其中有45人是女生,而女生的就业情况极为糟糕,只有20人找到工作,把这一情况告诉所有考生,考生自会作出判断。这是通过信息公开由考生自己作出选择来进行市场调节,而不是用计划手段调节。实现这种调节,只有在自主招生之中。离开自主招生,学生只顾考虑能不能被录取,怎么能考虑那么长远?
计划招生、计划办学与市场就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男生危机”和“女生危机”,只是表象而已,我国已经实行大学生市场就业22年——从1993年起就推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可是,高考招生和学校办学,一直未突破计划体制,这让大学办学的问题累积得越来越深。而显然,针对表象进行治理,只会治标不治本,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办学制度改革,才是根本之道。
《明升中国app报》 (2015-10-29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