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亮
从网络上得知了教学质量优秀、深受学生爱戴的清华大学外语系的方艳华老师,由于研究成果的短板导致三个聘期内职称仍然无法升上去,而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讲台,让人惋惜。笔者和方老师同在一个办公楼,经常有机会见面交流。通过各方面的接触,笔者对她的人品、敬业精神、教学水平都非常钦佩,尤其是她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是自己再怎样努力也无法达到的。想必这也是为什么方老师这件事引起了如此广泛争论的最主要的原因。
笔者和方老师是相同年级,彼此的小孩也在同一学校的同一年级,我也像她以及众多大学青年教师(俗称“青椒”)一样,面临着教学、科研等一系列的工作压力,也经常在各种场合抱怨过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疲于奔命。
笔者的专业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负责讲授教育经济学这门课。按照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机构层面,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这两者是能够互相促进的。即使在个体层面,“教学相长”也是俗语了,也即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一样进步、提高。按照“教学相长”的逻辑,大学教师应该不排斥教学与科研的“捆绑”呀。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是笔者自从开始教学以来,心里一直有的疑问。
笔者上个学期带着一名研究生,用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想专门从教师角度实证分析教学工作对科研工作的影响。遗憾的是,教学工作各方面的变量均对教师的科研发表没有显著影响,即是否参与教学、参与教学的多少均不能显著促进教师的科研产出。那么,在广大像方老师和笔者这样的“青椒”面前,“教学相长”到底哪里去了?
笔者根据近几年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总结出这样的规律:班级规模越大,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真心觉得累,自己会觉得科研的时间与精力被教学所侵占(当然这种感觉很有可能仅是心理上的);而课堂学生规模越小,自己在教学上就越有积极性,因为和学生的交互越深入,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收获也越大,还能刺激笔者和学生一起合作撰写研究论文;而如果课堂的规模稍大一点,笔者在指导学生上就开始力不从心了,更不要谈一起合作撰写研究论文了。
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学生研究训练(S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项目。笔者特别喜欢指导学生进行SRT项目,因为这个项目可以由教师自己设置研究问题,自主招募对该研究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学习与讨论。这样既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对研究问题有很好的了解甚至达到精通的程度,还能提高教师自己的科研产出。
只是笔者也知道,这样的课程安排只能在很小范围内解决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的冲突。毕竟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包括教师、教室)支撑广泛的小班教学,大量的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大班教学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计划。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在清华,SRT并不算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量。
面临这一两难问题,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去应对,促进“教学相长”的同时,尽量考虑那些为教学付出了巨大心血并且成绩卓著的教师的科研问题。如果笔者关于“小班有助于教学相长”“大班难以发挥教学相长”的经验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话,学校应该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政策与激励措施,促成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相互促进。
以下是笔者从教师角度希望学校能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青年教师在开课时,可以不受选课人数的限制,只要有3人以上选课,都可以开课,也即将SRT项目扩大化,和普通教学并轨。这样,小班教学得到推广,让青年教师能够在小班教学中提高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青年教师在开课时,能够得到学校助教方面的倾斜资助。比如青年教师的选课人数超过20人,就可以获得学校助教的支持。这样青年教师在非小班教学时,能够减小教学的压力。
再次,对于那些在大班教学中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给予教学任务量减免的奖励措施,这样有的老师可以集中精力于某一两门基础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时间与精力去从事科研。
当然,笔者作为青年教师,本身是“教学与科研之争”中的利益相关者,很有可能“当局者迷”,上述建议从学校角度来看可能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SRT项目扩大化和普通教学并轨,就会牵扯到教学质量的跟踪与评价如何开展,这显然会是一个大问题。
笔者废话啰嗦这么多,也没有一个定论,真是对不起读者。笔者写下上述文字,最大的本意就是提醒学校和教师,教学与科研本来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的,因此应该发挥彼此的智慧,相互谅解、充分沟通,制定出相应措施让“教学相长”真的“飞起来”。相信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学生而言,都是大好事。
《明升中国app报》 (2014-08-07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