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获悉,由该校信息app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翔领导的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出个体接触模式对于认识流行病空间蔓延的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app手机版》。
网络化社会使人员与物资的流动更加频繁和便捷,从而增强了流行病空间扩散的潜在威胁。2003年,借由发达的国际航空网络,非典型性肺炎这种高致病性病毒得以从香港迅速扩散到全球30多个国家。时隔六年,甲流凭借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席卷全球。近期我国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例,再次引起公众对暴发大型流感的担忧。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复合种群网络模型,为刻画流行病的空间传播带来了一种合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案。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粒子网络的结构框架与反应散射(或反应通勤)的动力学机制,抓住驱动流行病空间传播的关键因素——人口结构与人群移动模式,对流行病空间传播的内秉机理及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的效用与成本效益进行了研究。
然而,传统复合种群的模型框架下,往往假设每个子种群内流行病的传播率等于同一个常数,这实际上说明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接触模式完全相同,每个子种群的基本再生数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最新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中存在与地点相关的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染病人数的差异。
此次研究人员首次在复合种群框架下引进了两类基于地点信息的个体接触模式,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验证相结合,发现所考虑的异质性接触模式会大幅降低流行病空间传播的阈值,揭示出关注个体接触模式对于认识流行病空间蔓延的重要性。
《明升中国app报》 (2013-06-03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