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从毕业后进入中科院明升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何国金与遥感数据已经整整“纠缠”了20年。
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我国遥感数据加工领域的科技尖兵。
近日,这位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研究员对《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谈起了20年工作中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
最难忘:震后救灾服务
何国金首先和记者说到的是汶川地震后的救灾服务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8级强震。震后,科技部在原对地观测中心建立了地震信息会商机制。何国金所在的数据深加工部成了遥感数据分析与处理的重要一环。
“当时压力很大,许多部门等着我们的图像作决策。哪个地方有山体滑坡、哪个地方需要优先救援,都需要我们的数据作支撑。”何国金回忆说。
第一组航空数据到达北京时,已是当天晚上11点多。随后,何国金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遥感数据处理的工作中。
经过彻夜奋战,何国金带领团队将遥感数据处理成图像,制作成直观的挂图,交到已等候多时的政府工作人员手中。照着这样的节奏,何国金连续多日通宵工作,“每天只能在等航空数据的间隙打个盹”。
2008年,何国金被评为中科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作为原对地观测中心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科技工作者,何国金在接受采访时谦虚地说:“大家都跟我一样做了很多的工作,都是加班加点,这个荣誉应该是大家的。”
最自豪:拥有大自然的特殊“馈赠”
出野外,是何国金工作的一部分。“为使遥感图像和专题产品在精度上满足用户的需要,我们要经常到野外进行实地验证。”何国金说。
从事遥感数据加工20年来,何国金的足迹已遍布我国的大部分省份。而至今,他的胳膊上仍留有“大自然馈赠的印记”。
“1992年的时候出野外,在南方的山区被很薄的草叶刮开了左胳膊。当时在野外没好好处理,就成了现在这样。”说着,何国金卷起袖子露出了他引以为豪的“礼物”。
那是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疤痕,20年过去了依旧清晰可见。“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纹身呢。”何国金自我调侃道。
到大别山出野外,则让何国金爱上了这份“需要经常在野外开展调查”的工作。
1993年,刚到中科院工作不久的何国金参加了国家自然app基金的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到大别山进行考察。美丽的景色与登山的惊险深深吸引了何国金,也让他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由于要经常到南方的山区调研,在艰苦的条件下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成了家常便饭,这也锻炼了何国金在高强度压力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最自信:让高科技数据进入公众生活
自诞生以来,遥感技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1986年明升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刚建站时,只接收美国Landsat5一颗卫星。现在天上有好几十颗卫星同时运转,分辨率在日益提高,明升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也在接收国内外十几颗卫星数据。”何国金告诉记者,新的卫星上天一方面为遥感应用提供了很多的数据源,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推广数据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高科技数据走进大众的生活中去,这是何国金从事20年遥感数据加工工作的理念。
经过多年的努力,何国金带领团队使地面站的遥感数据深加工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扩大了大app装置的用户群体和服务范围。同时,他带领团队开发的“遥感影像自动正射系统”,生产效率比常规系统提高了10倍左右。
2011年,何国金入选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成为中科院优秀创新人才的典范。
“作为一名科技人,未来我会继续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与团队一起继续开拓创新,服务好全国的用户,为遥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未来,何国金充满信心。
《明升中国app报》 (2013-01-03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