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思玮 来源: 发布时间:2012-5-9 9:03:29
选择字号:
童坦君院士:衰老研究肩负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如果钟表坏了,想自己修理,你一定得事先了解它是怎么运行的,才可能把它修好。如果连钟表基本运行规律都不知道的话,恐怕很难修好。即便是修好了这里,又会在那里出现问题。”
 
中科院院士用这样一则形象的比喻向《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解释了衰老机制研究的意义。“很多人老了都会得老年病,如果仅从老年病入手来研究老年病,就会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局。而真正研究老年病,还是应该从衰老机制研究做起,首先要弄清楚人为什么会衰老。”
 
所谓的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生物发育成熟后,机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变等不可逆转的现象。
 
“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衰老,或者使衰老现象提前。要推迟生物学意义上的衰老,老而不衰,就需弄清衰老机理。”童坦君说。
 
“揪心”的现实
 
反观国内衰老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没有国家级的老年研究所或衰老研究中心。衰老研究机构多设立在大学、科研院所中,如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神经app研究所下属的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与国内其他“兄弟学科”相比,国家对衰老研究的支持力度也远远不够。“从事肿瘤研究、心血管研究的人员可能有几万名,投入的资金也高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国内纯粹作衰老研究的人,能够凑到100个就不错了。”言语中,童坦君表现出一丝担忧。
 
而在各大医疗机构中,对衰老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多集中在一些有保健任务的医院,如上海的华东医院,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等。
 
“其实,很多老年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都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弄清衰老的机制,绝对有助于老年疾病的研究。”童坦君表示,衰老研究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据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2002年明升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占总人口10.3%,因增加速度快、基数大,到2015年将达两亿。目前全世界每4~5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明升中国老年人。
 
“如果这一庞大人群因老而衰、因老而病的情况能够得到缓解,一定能为国家减少巨额医疗费用。”童坦君告诉记者,衰老研究从预防疾病角度出发,最终期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健康地活着,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
 
两大因素影响衰老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们进行衰老机制研究,并非让人长生不老,只是想通过研究,减缓人的衰老过程,延缓因老而衰,特别是抑制由衰老引发的多种疾病。”
 
童坦君强调,影响衰老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遗传与环境。“决定物种最高寿命,遗传起关键作用。” “作为人类,寿命的长短,除了遗传,环境至关重要。比如在我国新疆的和田、广西的巴马等长寿地区,有些家族的长寿老人更多,这就说明长寿与遗传相关。但也并不是所有长寿家族的人都长寿,这就说明另外一个问题:环境也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
 
童坦君举例说,把一对同卵双胞胎分别放在南北两个不同的城市成长,等到60岁的时候,他们的衰老程度往往不一样,虽然他们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
 
“这就说明衰老还受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医疗条件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当然,不同生活习惯所引起的体内环境差别也可影响衰老。”童坦君认为,在无法改变遗传基因的情况下,衰老研究更应该关注体内外环境因素与衰老机制的相互作用,尽早阻断一些不利的环境因素,最终达到老而不病、老而少病的目的。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5-09 A1 明升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