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行勇 来源: 发布时间:2012-4-10 8:55:45
选择字号:
陕西省app院陈志杰:黄土地农民的“谷神神”
 
■本报记者 张行勇
 
陕北人往往用诸如“红艳艳”、“山丹丹”一类的叠词来表达对人或物的敬爱和喜欢。
 
就在一年前,《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在地处陕北的佳县采访时,听到了另外一个叠词——“谷神神”。
 
这个称号是当地人送给来自陕西省app院的农业专家陈志杰的。
 
科技扶贫在佳县
 
2003年,佳县朱家寨乡成为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app院的扶贫点。陈志杰被指派为此项任务的技术负责人。
 
朱家寨乡在全县最穷,当时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通往县城。
 
上任后,陈志杰给当地农民送来了谷子新品种,并进行推广种植,逐渐替代了原有的老品种。
 
“如今,新品种每年在佳县种植10万多亩,为老百姓带来4000多万元的年增收。”佳县扶贫办主任高增昌说。
 
陈志杰在佳县做的另一件事是帮助选育和推广“佳县长枣”。
 
红枣是佳县经济的主导明升之一,占该县农业产值的31%,是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是,如果在收枣季节遇到连阴雨天,就会发生裂枣灾害并导致绝收。
 
“佳县长枣”是陈志杰在当地进行红枣资源调查时发现的芽变优株,经10多年选育、区域试验示范而育成。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每年10月中旬成熟,避开了陕北的雨季,裂果发生率较低,产量高,深受农民和市场的青睐。一些栽种新品种的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
 
在陈志杰的帮助下,目前佳县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红枣标准体系,同时建设了有机红枣基地6万多亩。
 
绿色防控在渭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志杰一直在渭南市蹲点从事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每年驻点150天以上,主要从事棉田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线辣椒低残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渭南市是陕西省设施农业第一大区。自2004年开始,陕西省app院在渭南市大荔县念桥乡建立“关中东部灌区高效生态农业综合app研究示范基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陈志杰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基地创建了田间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和技术推广协作组,系统研究棚室土壤的环境效应。他们引进、总结出合理轮作、生物修复、环境调控等技术及主要设施蔬菜的优化施肥方案,集成创新棚室栽培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体系。他们还通过“科研基地+农资企业+合作社”的技术推广模式,建立了100亩的试验区、1000亩的示范样板区以及辐射21县的有效推广网络,示范应用推广果实类蔬菜套袋、防虫网阻隔、微量元素应用等病虫绿色防治关键技术。
 
据了解,仅在2006~2008年,该基地累计推广面积94.52万亩,新增蔬菜总产量20031万公斤,新增总产值31312万元;组织农户技术培训120余场,培训菜农达1.5万人次,示范推广区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
 
同时,针对当地设施栽培桃、杏管理技术不到位,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陈志杰通过温室冬季白天盖夜间揭草粘的方法,满足果树需冷量,并加强肥水、病虫防治及温湿度管理等技术的使用,使试验棚桃树产量提高45%以上,杏树亩产量由此前不到5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且品质好、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示范基地已成为关中东部灌区第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高效生态农业综合app研究示范基地,也是技术孵化推广辐射源和农业科普培训基地,其效用已辐射到渭南、咸阳、延安和榆林等地区。
 
《明升中国app报》 (2012-04-10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