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胡印斌 来源:明升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2-22 9:41:44
选择字号:
中青报:负债的校长不能只当“杨白劳”
 
“满脑子都是债务,被人追得跟杨白劳一样,哪有心思办大学?”2月20日上午,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参加山东省两会时,再次提及高校债务问题。他表示,大学要办好,首先要把债务化解到合理水平。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了。(《齐鲁晚报》2月21日)
 
大学校长成了“杨白劳”,地产商取代了教育家。说起来,债务缠身的大学确实够惨的。总是这样躲来躲去、左支右绌,办学的心思没准儿还真的就淡了。也因此,山东省提出化解高校债务四项措施:提高生均拨款、土地置换、鼓励政策和开源节流。其中,仅来自公共财政的“提高生均拨款”一项,年内就将化解掉公办普通高校120亿元债务。
 
时下,大学的债务规模之大确实惊人。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山东全省85所公办普通高校各类债务合计2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99.3亿元。而在全国,根据国家审计署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且借新还旧率超过50%。这还不算那些部属大学的债务,可以说,巨额债务已经成为大学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那么,这些大学的巨额债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全要动用公共财政来兜底?
 
据教育专家披露,高校巨额债务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大扩招。从那时开始,全国高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跃进期。全国大学数量也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发展到目前的接近1600所;而且,全国高校也掀起了一股新校区建设潮,校园面积、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等资源均大幅扩充。 大兴土木的钱从何来?一方面,伴随着高校扩张、扩招而来的,是学费的飙升;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银行贷款。
 
大学当然应该“一流”,民众也需要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不应该片面地认为,惟有大楼才是大学成功的标志。教育家的灵魂应该真正回归教育,而不能被房地产商主导,以至于神魂颠倒,只是津津乐道于校园的浩大、楼宇的奢华,最后将大笔债务甩给政府来承担。
 
2006年,山东聊城大学豪华校门事件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这个长达140米的“齐鲁第一门”网传耗资8000万元,而聊城大学自称300万元,具体的花费则成了一个“罗生门”。试问,与内涵式发展的欠缺相比,这样的摆阔到底有多大必要?聊城大学的校门,还仅仅是高校大兴土木的一个小小缩影。
 
高校债务的化解,不能完全由政府包揽。公共财政说到底来自全体民众,不能一味地为高校的盲目扩张埋单,更不能为高校的错误决策遮掩修饰。
 
当然,现实地讲,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扩张,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现在政府出面为高校化解债务,也不为过。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地方政府也好、大学管理者也好,不能只是展示“杨白劳”的惨状,更要厘清责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