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到来的时候,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公布了一条让外界耳目一新的消息:该院教师的岗位津贴将不再与其短期业绩挂钩。
从2011年起,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的两个研究团队迎来“5年内不考核”的“学术特区实验”——团队成员的岗位津贴不与短期业绩挂钩,每人每年有15万元以上的收入保障,但5年后,必须接受国际排名前20位的专家评议。
外来压力为零,并不等于“放羊”,短短1年内,这两个平均年龄在35岁的团队,都有了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据悉,浙江大学从2010年起开始遴选求是青年学者,主要针对35岁以下,没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教师,入选后赋予研究生导师资格,扶持他们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科研资助,每年直接增加工资收入5万元,为他们潜心科研提供经济保障。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说,这是浙大近期推行的一项新政,以创造更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术环境。
记者了解到,浙大拥有2010多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部教师的56%。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浙大在转变教师评价体系、国际化培养、建设“学术特区”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浙大于2008年提出新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明确在申报高级职称时,不再统计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要求教师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或主要学术成就,进行客观的描述或评价”。2010年又推出“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改革方案”,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师”的人才评价方式,鼓励教师按自己特长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建立起教师分类发展的配套体系。
2011年,浙大启动新一轮的“新星计划”,选派35岁以下(人文学科放宽至40岁)的青年骨干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开展两年的合作研究。访问期间,入选教师每年可获8万至10万元资助,其工资、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常发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