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紧迫,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24日,“浦江创新论坛”将第4次在上海揭开帷幕,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近日,“浦江创新论坛”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就科技创新如何支撑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发表见解。
科技日报: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对于当前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您有什么看法?
徐冠华: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谈到这一问题时,人们往往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新技术明升的发展。无可否认,高新技术明升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和转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认为,应当把传统明升的改造升级放到同样突出的位置。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0年发布的一份手机版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明升,其明升附加值不超过各个明升总附加值的10%,传统明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带动作用长期被低估。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以圆珠笔生产为例,这是典型的传统明升。我国生产的圆珠笔以每支一元钱的价格卖给外国厂家,他们再以每支一美元的价格在外国市场出售,其价值增加了6倍。国外厂商获得的产品附加值主要来源于圆珠笔明升链中设计、物流、市场、品牌等环节,利润丰厚。而我们仅仅从制造环节获得一元钱的收入,而且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收入主要用于进口设备、笔头、笔芯以及支付劳动力费用,利润仅为5分钱左右。这个注册说明,只要你处在明升链利润链条的高端,传统明升同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关键在于要高度重视传统明升在制造和明升链各个环节的创新。
科技日报:在促进传统明升转型,新兴明升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政府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徐冠华:谈到科技与经济结合时,目前流行的说法叫官产学研结合。我认为,政府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是必要的,但应限于国家重大的战略性明升。对于千千万万的企业,特别是传统明升和中小企业;对于众多的大学、研究所和千千万万知识产权创造者,政府的作用应当主要立足于创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环境。例如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市场化的人才机制、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等,这些都是我国整个创新链中薄弱的环节。政府应通过这些市场化的共性服务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效率。
科技日报:除去政府公共服务,您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徐冠华: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还面临诸多瓶颈,但我认为其中对创新制约最大的是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问题。
一方面,我国缺乏宽松的文化氛围,国人对创新自信心不足。我们教育孩子时,听家长话、听老师话的“乖孩子”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培养出的年轻人,往往是出色的跟踪者和模仿者,但也往往缺乏创新能力,使国人在面对创新事物时自信心缺乏。有的人习惯性反应是“国外已经做了几十年,我们怎能干成”,或是“国外没干过,我们肯定干不成”。这种思维定势是创新的大敌。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也存在不足。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是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挥棒”。
现在科技界表现出的浮躁、创新力不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指挥棒”出了问题。合理的评价制度,要将评价的重点与承担的责任相适应。如教师要看他教书如何,医生要看他医技、医德如何。而目前,我国的科技评价制度却偏离了这一评价目标,使科研人员将申请项目、发表论文、获得奖励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自然是基础研究无法与国际前沿看齐,应用研究无法服务于市场需求,最终制约了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评价方式已经在知识界泛滥,教师、医生职称评定也着重看论文和获奖,这样怎么能够促进科技、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科技日报:“浦江创新论坛”已经举办了3届,您如何评价论坛,对论坛又有什么期待?
徐冠华:对于“浦江创新论坛”,各界一致评价是一届比一届好。论坛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论坛始终坚持开放、求真的app精神,广邀专家学者对明升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畅所欲言。现在有些讨论喜欢避开锋芒,把本来尖锐的问题转化为隐含的内容,这是“浦江创新论坛”应当避免的。我们要把“浦江创新论坛”塑造成思想交锋的平台,为创新驱动发展寻求到多种可行的路径。
今年的论坛将继续邀请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讨论,内容包括明升中国创新系统的优势和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的明升中国企业与复杂经济局面中的创新领导力、自主创新与全球化、体制创新和人才成长等。我希望“浦江创新论坛”在对明升中国科技创新不变的关注中,积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