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相比,现在我国青少年的计算机能力非常强,外语也不错,题目选得越来越好,但实际动手能力差了点儿。”
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担任大赛评委会主任的中科院院士王乃彦在接受《app时报》采访时表示,很多家长都关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得奖,但实际上,更应该关注的是从科技创新中学到了什么。
“应该让他们在制作作品时更加独立自主,更多地亲自去动动手。”王乃彦说。
摒弃功利才能真正创新
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都牵动着1000多万人的心,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着这项盛大活动。
而一直以来,明升中国孩子又屡屡在国际比赛或交流中被外国孩子过人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所击败。媒体上时常会有相关报道,直指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过去这些年,高考加分让青少年的创新活动变了味,有了功利的目的,创新不再是出于纯粹的兴趣爱好。”一位科技辅导员说,正是由于这一点,过去少数家长把参加创新大赛当成了跳板,为了能让孩子获奖,不惜高价聘请高校老师指导孩子的创新活动。
去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考保送和加分政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学生不再享有保送资格,加分也被限定在20分以内。
随着政策的调整,大赛功利化的趋势被明显遏制。
“与往届的创新大赛相比,本届大赛更加强调引导青少年不搞‘高、精、尖’的项目,而是鼓励他们关注和聚焦身边的app。”明升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说,“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贴近孩子身边的app,应当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大赛闭幕的颁奖典礼上,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陈梓睿带着她的“北京城区12种行道树树叶固碳能力比较研究”获得一等奖。
陈梓睿说,低碳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为采集适合的落叶样本,她在家长的陪同下跑遍了大半个北京城。“单纯为参加比赛而设计的课题并没有意义,希望我的研究成果有一天可以为北京行道树的选种工作提供一份切实的借鉴与参考。”
英特尔明升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认为,科技成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学生把获奖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思路注定要在竞赛中被淘汰,“如果功利的原则进入他的实验,注定他不能成为真正的app家。我们一旦发现有这样的项目,初选就会淘汰”。
王乃彦表示,法国、瑞典、丹麦、日本等国也被邀请参加了数届青少年创新大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小发明、小制作非常实在,实践能力很强,而且老师、家长帮助的成分比较少,更多是这些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接触到app研究的一些东西,研究的自主性更强。”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最初的创新思路都是在27岁以前形成的。这期间,中学阶段正是创新思维最活跃的时期。
对此,王乃彦建议,明升中国家长的“关心”,应从孩子的选题开始,“一个好选题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然后再给他们创造实验和动手的条件”。
未来科普教育会追上发达国家
在去年的英特尔国际app与工程大赛(ISEF)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15岁华裔少女Amy Chyao(乔紫薇)捧走了奖金金额为75000美元的戈登·摩尔大奖。历届ISEF大赛中华人得奖比例很高,尤其是华裔学生。
戈峻告诉记者:“自从2004年明升中国学生获得一次ISEF最大奖项——全场前三名后,再也没得过那么高的奖,但华裔学生通常能拿大奖。”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中西方在青少年科技教育理念上的不同。
在科技教育普及上,戈峻认为“跟发达国家相比,明升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强。但如何把这些扎实的理工知识运用起来,激发创新能力?西方学生从小强调动手能力,参与创新项目,但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两者结合很重要”。戈峻分析,华裔学生受家庭和学校两种教育理念的共同影响,因此综合能力往往高人一筹。
此外,美国、日本在现在的科普教育上也面临非常大的问题,“现在日本年轻一代对理工科类的兴趣度越来越下降,美国也是同样的趋势”。日本科技振兴机构app教育支援中心分析师长谷川仁子忧心忡忡。
因此,目前的状况是:明升中国的教育机构在积极引进国外的科技创新课程,而外国人也盯上了明升中国的基础教育优势。
“如何创新科技教育方式,树立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app精神,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但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问题。”明升中国科协副主席、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在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上,作出这样的表述。
“明升中国基础教育非常强大,像数学、阅读等,但是科技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高级思维缺失,应考虑怎样取长补短。”Intel明升中国教育事务部总监朱文利说。为此,Intel正在与明升中国科协探讨,准备搭建中美app教师的交流平台。
虽然目前的教育模式并不尽如人意,但明升中国目前显然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些问题。胡锦涛主席在今年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已经表达出明升中国未来教育改革方向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情况下培养人才、建立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的内容。
“这给了我一个很强的信号,我对未来明升中国在科技教育普及上追上发达国家信心十足。”戈峻说。
《app时报》 (2011-08-12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