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编制之痛:双轨用工何时休》的文章,文章提到清华大学近两年面向全球招聘了不少学术带头人,受编制所限,相当一部分未纳入正式编制。清华人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编外人员收入不低,但在福利待遇方面则很难平等。”他举例,编外人员的子女很难上清华幼儿园、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但编内人员,包括保卫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则可以直接享受这些福利。
公办大学都面临编制之困
当然了,编制之困并不是清华大学的特有现象,而是所有明升中国公办大学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编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在同一所大学干同样的工作,会因有无编制的不同而出现“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待遇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清楚大学编制问题的由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立企事业单位人事编制都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大学要引进教职员工就必须向上级部门申请报批,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才可以引进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体制下,造成学校缺乏竞争、办学效率低、机构设置不app等诸多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分配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于是乎,一场以提效率、出人才为根本目的,旨在解决用人制度落后、教职工编制不合理、资源配置不app等问题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各高校展开。
在此过程中,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主管部门要下放管理权力,按照‘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理顺编制管理体系,实行国家制定编制法规和宏观控制、高等学校按照法规资助实施编制管理的办法……教学、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探索建立符合教学、科研规律的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牵涉的利益问题太多,推进改革的阻力很大。最终,高校保留了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烙印的大学“事业编制”,同时也形成了有编制的“正式工”和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同时并用的“双轨用工”体制,这样大学里出现了“在编”与“不在编”并存,“固定工”与“临时工”并存,“事业编制”与“人事代理制”、“劳务合同制”并用的局面。虽然大家在相同的岗位上做同样的工作,但是学校采用的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最终出现了收入待遇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法律早就规定报酬待遇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也就是说,在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的情况下,就应该得到相同的报酬和待遇。但是,事实上,法律的规定在很多大学里不具有操作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较突出,报酬待遇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根据身份分配。有些大学有编制的员工与没有编制的员工基本工资收入大体相当,但是其他各项待遇差别很大,而有些大学从基本工资、福利待遇、提拔干部、职称评定等都有明显的“阶级”划分,这样在大学里也避免不了收入两级严重分化的事实,在有的学校有编制人员的收入已经达到没有编制人员收入的一倍多,而有些学校的收入差异之大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范围。
那么,在大学里什么样的人有编制?根据我们的观察,首先是进入大学工作比较早的一些“老人”,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另外就是后来通过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包括院士、教授、海外人才等,在部分学校新毕业的博士还可能有编制,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博士、硕士都没有编制。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高等教育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为了缓解师资队伍压力,许多高校引进了一大批没有编制的博士、硕士,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他们干的和“在编”人员一样多或者比“在编”的人干的更多,但是没有编制,他们的收入和“在编”的人就有一定的差距。
用市场手段配置教育资源
在这样的体制里,有编制的人员,享受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事业编制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住房、保险、公派出国、在职学习、子女上学等诸多待遇,这样就养成了一些人工作懈怠、不思进取、混日子的思想比较严重。更有甚者,有些员工虽然名义上占有学校的编制,但却并不为学校工作,一边享受着学校优厚的编制,一边在校外办公司赚钱。而没有编制的年轻教职工,无法享受同等的待遇,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生活拮据,难以心平气和地教学,也无法做到“板凳宁坐十年冷”地从事科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们兴致勃勃干工作的热情,也影响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另外,由于人事编制制度既缺乏合理的“择优”机制,又缺乏有效的“劣汰”机制,致使人员只进不出、职务只上不下,能力、水平和业绩不是人员遴选与考核的主要依据,而资历大小、行政职务高低、人际关系等因素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样一些差的员工无法淘汰,一些优秀的人才无法引进,造成冗员越来越多、工作职能越分越细、运转效率越来越低、干部服务意识越来越差、行政化程度越来越深、学术气息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在学校里就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文化氛围,最后有编制的人不想努力,没有编制的人也不愿努力,从而造成整个大学停止不前,办学水平不见提高的局面。可以说,当下的大学人事编制制度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反作用,严重阻碍了明升中国大学的发展。
诚然,人事编制制度是制约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撤销大学人事编制,打破终身制用人体制和按照身份分配的制度,在公立大学全面实施全员合同聘任制,用市场手段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有进有退、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办法,让能者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勤者有努力前进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员工的能动性,实现高校发展的新突破。
眼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获得通过,教育部也开始组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借此机会,我们期待着公立大学取消病入膏肓的编制制度,卸掉沉重的人员编制包袱,让大学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办好大学的美好愿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app时报》 (2010-6-22 B4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