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内的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峡谷秀美,碧水云天。同时,它还是“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由于未受到第四季冰川的袭击,区内保留了珙桐等47种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和华南虎、娃娃鱼等41种国家级濒危保护野生动物。1994年,壶瓶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将它评为“目前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之一”。
但是,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片能让华南虎赖以为生的罕见的生态宝地,如今正在被违规建设的水电站蚕食。
缓冲区内建水电站,绿树水流均“遭殃”
绿色的植被表面被戳出一块块大面积的灰色窟窿。工程车不停地挖掘,成批绿树的脚下成了断崖,大批碎石裸露在外,一片尘土弥漫。
这是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里,曾被形容为“峡谷幽深,河水清澈,植被丰富,奇峰林立”的名景毛竹河峡谷,如今,它却是湖南石门县天德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天德公司”)的“毛竹河工地”。
2007年11月,天德公司获得湖南省环保厅的批准,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里,建设平洞河水电站。但据当地村民反映,天德公司在实际动工的时候“偷梁换柱”,从平洞河挪到了国家规定“禁止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的毛竹河附近。
毛竹河的一部分位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里,水流湍急,风景如画。石门县壶瓶山镇平洞村的老村支书覃业斌告诉记者,天德公司之所以瞄上了毛竹河,是因为“缓冲区里的水位落差特别大,能有几百上千米,发起电来,劲儿肯定比实验区大。”
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内部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片。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分别属于“绝对保护区”和“次绝对保护区”,区内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国家环境保护部也几次发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条例》,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据覃业斌介绍,天德公司不仅擅自把坝址建在了“缓冲区”内的黄连河撮箕口,还在大坝内凿穿了一眼1465米的隧洞,将河水引入南坪村的毛竹河。如今,在同属“缓冲区”的毛竹河附近,已经矗立起了巨大的引水渠和水电站机房。
针对覃业斌反映的情况,明升中国青年报记者随后向湖南省环境保护厅致电核实。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向记者表示,天德公司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建水电站这一项目,的确经过了省环保厅的批准。但据他了解,水电站主体工程的地址“并没有变”,天德公司只是为了“引水发电”,而私自改变了取水口的位置而已。问及环保厅批准的主体工程地点具体在哪里,潘碧灵副厅长表示“不清楚”。
天德公司的现场施工负责人韦新国则以肯定地口气告诉记者,水电站的施工地址位于“实验区”,跟“缓冲区”不搭界。
据村民们反映,修建水电站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壶瓶山镇司法所原所长杨生贤告诉记者,为了建水电站,天德公司已经“在保护区里毁了700亩田,砍了50万棵树,把环境全破坏掉了。”而从覃业斌等人提供的施工现场照片看,曾经满目翠绿的毛竹河峡谷,如今已俨然是一片“采石场”,蒙灰的绿树,斑斑点点地散落在光秃秃的石壁上,满目疮痍。
此外,天德公司将黄连河水“拦腰截断”引入毛竹河,也让黄连河下游的平洞村1600名村民“遭了殃”。“他们修水电站,咋把我们的水系也改了!”覃业斌无奈地叹息,“村子里之前洗衣服、洗菜啥的,一直用的是黄连河里的水。等大坝筑起来以后,河水怕是要干了,我们几百亩农田都要靠抽水灌溉了吗?”
对此,潘碧灵副厅长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我们批准这个项目之前,已经找环保专家论证过,天德公司建了水电站之后,留给平洞村的水量仍然符合"生态流量"。”他表示,按照工程规划,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基本能够维持,对村民用水也“几乎没有影响”。
他同时强调,天德公司私自改变取水口虽然“违规”,但经过环保专家的现场论证,新的取水口“比原本规划的,对环境生态还要好一些。”
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水电站尚未竣工拦坝时,平洞山村民的堰塘就几乎干涸。曾经被唐代诗人李白誉为“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高山峡谷水流,也急遽减少,有的地带甚至露出了干枯的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