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夏新宇 来源: 发布时间:2009-8-13 10:11:31
选择字号:
地震“预测术”真相

 
“老专家们”凭着充满谬误的见解,执著地认为“破坏性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特约撰稿 夏新宇
 
任振球近年发表的涉及地震预报的文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自己的“三星一线法”的介绍,以及对各种“非主流”预报方法的全面归纳总结。
 
“三星一线法”
 
按照任振球的介绍,“三星一线”能够造成地球引力异常、进而导致自然灾害,所以可以根据星体位置提前预报灾害。所谓“三星”,第一个是地球,第二个是太阳或月亮,第三个是7颗大行星、8颗一等亮星或者3颗“宇宙最强射电源” 中的一个。
 
显然,这种方法的谬误就在于发明者无视不同星体引潮力大小的区别。地球的引潮力几乎全部来自月亮和太阳,它们导致了地球的海洋潮汐以及固体潮。引潮力和星体的质量成正比,而和星体到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由于日地距离远大于月地距离,太阳的质量虽然远大于月亮,但是对地球的引潮力只相当于月亮的45%。而其他星体由于距离地球太远,因此作用微不足道,例如金星的作用只相当于月球的0.0052%。至于远方恒星的引潮力,根本没有考虑的意义。比如任振球提到的“角宿一”这个恒星,质量最多相当于太阳的11倍,而到地球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700万倍(大约270光年),所以它对地球的引潮力只相当于太阳的4.5万亿亿分之一。这个比例还小于一桶水和整个太平洋相比。
 
任振球或许明白他提出的机理违背物理学原理,但是他认为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需要修改,来适应他的说法。他屡次提到1997年漠河日全食的时候重力发生变化的例子(发表于《物理评论》即Physical Review D 2000年第62卷041101页),声称“三星一线”的时候可以造成“引力放大”。但是,日食期间重力仪测出的当地重力变化只有正常值的一亿分之一,更何况这个结果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映了重力变化,尚有争议。比如《物理评论》2003年67卷022002页的文章认为,这只是由于日食期间空气运动造成的测量误差。无论如何,这种现象远没有到“挑战相对论”的地步,更无法应用于遥远恒星对地球的作用。此外,任振球在《明升中国工程学报》和《前沿app》上两次引用这篇文章的原图,但是两次都把 “一亿分之一”这个倍数丢掉了,或许是粗心大意、不明所以,或许是故意蒙混。总之,这个观测和任振球的“三星一线法”风马牛不相及。
 
这种没有机理依据的方法用来预报地震,当然不会符合统计检验。按照任振球的介绍,“三星一线法”的第三颗星,可以从19个天体中选取一个。这样,它们每年和月亮、地球成一线的次数大概是38次,和太阳、地球成一线的次数大概也是38次。这样频繁的组合,在每次自然灾害之后回头来找“三星一线”,不是一件难事,所以那些“预报”的例子,不能说明“三星一线”和“地震”之间存在统计关系。
 
由于“三星一线法”和地震之间既没有机理联系、也没有统计关系,所以不可能用来预报地震。任振球屡次宣称的采用“三星一线法”预报地震的两个例子,一次是1997年4月6日伽师地震,一次是2000年7月1日日本东京湾外新岛地震,可以断定都是采用“小震报大震”方法做出的,而所谓“三星一线法”只是包装。原因是这两次地震都发生于群震之中;他们发出预报的时间,恰恰是一段平静期过后的一次小震之后。群震过程中,平静之后的一次小震,对下次大震有比较强的指示意义(震中就在当地,不必费力猜测,发震时间只需要往后推上一到几天,震级往上推测两三级)。
 
“总结”反映了“非主流”全貌
 
任振球认为主流的地球物理方法是“还原论”,不可能解决临震预报。这个结论算是歪打正着,因为现在地震确实不能准确预报。当然,这只是虚晃一枪,其真实目的还是推荐各种“非主流”地震预报方法,就是那些机理无依据、统计不相关的方法(“地震预测术”)。
 
在两篇总结文章中,任振球如实地列出了各种手段的“劣势”;很多方法的劣势是“不能预报震中”。但实际上,除了“小震报大震”之外,“不能预报震中”是这些方法的通病。原因很简单,那些“异常”现象与地震没有机理关系,“异常”出现的次数远远大于观测点附近地震的次数。为了不让虚报率太高、太难看,于是“预报家”们就“认领”几百乃至几千公里之外的地震。所以这类方法从概率角度看全是笑料,因为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150多次,所以,每次出现那些所谓的“异常”之后,很容易在事后找到远方的地震。
 
比如,李均之在北京的“虎皮鹦鹉跳跃异常”,可以将新疆、日本的地震认作他预报的地震,也可以把外地19天后发生的地震认作他预报的地震。至于任振球自称“三星一线法”的地点精度可以达到经纬度1.5度×2度的范围,这个数字来自1997年伽师地震预报,详情我们已经提到了,他实际是把“以震报震”包装成“三星一线法”。
 
任振球坦承这些手段的“劣势”,也戳穿了以往某些关于地震预报的流言。比如,“磁暴法”不能确定震中,所以去年汶川地震之后,流言所谓“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预报出汶川地震三要素”,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耿庆国等人成年累月地“预测”阿坝地区将要发生地震,其依据是,阿坝地区本来就是地震多发区,而不是靠什么“磁暴”。当然,耿庆国预报的范围虽然很大(包括“兰州以南到甘青川交界”、“红原周围150公里”),却并没有覆盖汶川地震的震中。此外,任振球承认耿庆国的“气象五要素均出现极值”“尚未实用”,这也等于否定掉了流言所谓耿庆国用这种方法预报出某些地震的说法。原因无非在于耿庆国的虚报次数太多。
 
任振球的论文经常以“经费支持”来扣题,道出了这些“非主流”预测者的最大心声。比如地震局曾经资助钱复业等人的“异常潮汐力谐振地电预报法”(HRT法),建了四个台站。由于这种方法虚报太多,所以出现异常之后,只好把几千公里之外的印尼地震也认作自己预报的地震。汶川地震之后,尽管震中并不在他们宣称事先画出的距离观测站“60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但是他们依然认为预测成功,并且开始走上层路线、向地震局施压,要求“提供资金和管理体制支持”继续布网。另外一个成功获得地震局支持的项目则是孙威的“砂层应力仪”,汶川地震之前已经在部分省份布网。这种手段曾经远距离“预测”过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但是对距离近得多的汶川地震却毫无反应。
 
任振球的这份总结,反映了“非主流”专家预报手段的全貌,这些“老专家们”就是凭着这些充满谬误的见解,执著地认为“破坏性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不停地向地震局施压要求财力物力支持,甚至把地震预报问题政治化。这实在是件既可笑又可悲的事情。而明升中国地震局对这些伪app手段不但在资金上支持,而且在名分上扶助(设立所谓“明升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任振球、耿庆国、李均之等人均名列其中),一方面浪费钱财,另一方面破坏公众app素养、麻痹防震抗震意识。有关的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应当尽早意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作者夏新宇早年从事地质学研究,曾任明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app研究院高级工程师,2006年获得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工业明升手机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明升手机工程系催化app与应用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曾发表一系列文章批驳“地震预测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