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外国语学校4名学生“一语惊人”,被北大免试录取。“北大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了哪些贡献?”北大校领导去年底到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学生对话,王晨舟同学大胆提问。没想到,对话不到5分钟后,王晨舟就被点名带走,直接录取,无需参加北大的保送生笔试和面试。和他一样,男生李凡,女生李筠洁、季婧也直接被北大录取。
除了聊天,王晨舟的硬件也不弱——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因此取得保送生资格。报道称这个阳光大男生平常学习时善于总结、感悟,课余时间最热衷体育活动,并幸运地作为南京学生代表去北京观看奥运会。正是由于他自己对体育的热爱,才有了后来与北大校领导的精彩问答。
然而,对于这样的录取方式,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众多争议。有人认为,“和一个人聊天”的考核方法并不app,更不符合自主招生的本意。自主招生是在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的背景下,为选拔优秀创新人才而采取的改革措施。自主招生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绝不是随意。
确实,自主招生并不等于随意招生。虽然被录取的学生有着骄人的成绩,但是,还需要按照高校的招生程序办事。要知道,够得上保送生条件的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特长,这就需要进行公平的考核,再进行择优录取。这样才能体现出对所有学生的公平、公正。否则,公众难免会对“一语定乾坤”的录取方式产生质疑和争议。
《app时报》 (2009-2-10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