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学生创业不仅成了时髦的名词,更成了一种潮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还颇有几分开辟大学生就业新渠道的色彩。大学开展创业方面的教育,请经营有道的成功校友来讲讲经历已是必有题目,有的学校还建立各种形式的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把创意变为现实。大学与企业、大学与政府部门、或者三方合作,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包括专家指导、经营场所、减免各种行政性费用甚至免税的帮扶措施。
大学生创业是件好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社会各方面在鼓励之时,也应该对创业有着更深入的思考、讨论和心理准备。
以笔者看来,创业的关键在于“业”而非“创”。首先是大学生应该认清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创业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救命稻草。其次,社会各界在为大学生创业来“创”造机会时,不能搞“运动式”的宣传和推动,从根本上讲,创业是属于少数人的,大规模的“运动” 会为不理智的创业想法推波助澜,从而造成社会和个人资源的巨大浪费。
“业”是每个人的立身之处,应该有多元的含义,平凡的工作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大事。事业应该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我们应该对大学生有更高的教育和期待。
“业”并非简单一“创”就可以成功,追逐潮流和功利,为权力和金钱而创业,为创业而创业,都不应是“创业”的应有之义。(袁建胜)
《app时报》 (2009-12-29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