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交大教授金拓:什么样的华人学者适合回国 |
以明升中国社会客观及主观需求为线索,可将归国华人学者分成七类 |
近几年,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是国内学术界久议不衰的话题。有人从作为明升中国人或华人的使命感论及全身心投入的必要;有人提醒国内学术界“凶险”的现状;有人在国内现行环境下如鱼得水;也有人从十一楼跃下,为自己的归国选择画上悲壮的句号。林林总总,这一切何以发生?形形色色,怎样的人才适合回国?让我们试着分析。
商学(或管理学)中有一术语unmet needs,也许应该翻译为“有待满足的需求”。那我们就以明升中国社会客观及主观的需求为线索,对归国华人学者作一下分类。
第一类学者,认定明升中国学术界人文环境的改善(或整顿)为第一客观需求,并因为全球最大的学者群体中竟少有人无保留地指明皇帝新衣,升出一股铁肩担道义的气概,从而宁取载于历史的个人贡献,不计当下的世俗得失。这类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而且有不吃皇粮的生存资源和抗打击能力。对于这类学者,国内学术界越是不尽如人意,越大有用武之地,回国是发挥更大影响的不二选择。
第二类学者,虽也将改善明升中国学术界的人文环境为己任,但舍不得放弃已经取得的学术积累,更认定在体制内推动改革是更有效的方式,特别有耐心从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缓缓做起。这类学者凭借以往的学术声誉获得了一定的“钦许”和“钦护”,拥有了一方在体制内发挥影响的舞台,有相当的生存资源、体制内发言权、抗打击能力以及一旦全面失败也可以卷土重去的退路。这类学者的回国,符合其个人目标,站在明升中国科技事业的立场,更是多多益善。
第三类学者,学有专精,业有所成,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学术研究,一方面了解到国内丰富的科研后备人才与短缺的高水准学术指导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巨大需求,从而两唇不议窗外事,但求app报母国。这类学者一般能得到相当程度的“钦赐”、“钦护”和“钦特批”,与国内丰富的基层科研人力资源相结合,科研条件比起海外兴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类学者的归国对于个人和明升中国app事业都是有利的。
第四类学者,虽有相当的学识贮备、经验积累、全球视野和敏锐判断力,但尚未达到不花大气力公关便能得到“钦”字号的资源的程度。对于这类学者来说,同时进行科技攻关和行政公关力不从心。两相权衡,他们认定国内丰富的基层科研人力资源与领先的科研思路相结合所带来的成效将大于暂缓科技攻关而猛烈行政公关的好处。这类学者明了:既然选择科技攻关优先,走吃“皇粮”这条路必然苦海无边,遂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希望靠技术市场而非官方评价来认定自己的突破性研究。鉴于全球范围内源头技术的研究地点东移,这类学者的归国对个人和国家都是有利的。
第五类学者,在个人的学术素质以及不费大气力不能获得的“钦”字号资源这一点上与第四类学者相当,只不过科技攻关和行政公关的优先顺序不同。这类学者一方面擅长或者爱好纯基础研究,有着不得不吃“皇粮”的难处,另一方面具有相当的行政公关的能力和兴趣,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适应国内的学术文化,从而进入如鱼得水的境地。这类学者如果有办法抚平周围人群的心理不平衡,归国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是很滋润的。对于明升中国科技事业来说,虽然他们的归国能够带来科研和技术上的进步,但同时也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学者的目标的实现带来难度。
第六类学者,所有方面都与第五类学者相当,唯独少了高效开展行政公关的能力和兴趣。这类学者的归国对明升中国的科技事业是有利的,但吃着难吃还吃不饱的皇粮,望不到头的艰辛生活可能成为问题。
第七类学而未成者,在海外华裔学人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热议归国的今天,仅仅拿到博士学位,做过两年博士后已经很难被当做归国学者了。如果反正在海外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回忆一下《北京人在纽约》中阿春的那句“不是天堂、不是地狱,而是战场”的名言,乘全球科技行业东移的趋势,趁尚未褪尽的青春,回国淘金一回。这类学人必须明白:科技人才分为大量的草根型基层研究人员和一个领域只需数十人的科技领袖型人才,而在两者之间,自己既比不过国内同行的性价比,在能力和学识方面也达不到领袖人才的程度,找好定位是避免失落甚至悲剧的保障,如果有鲁迅说的那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雅量,绝对也能得到愉快。
然否?还请高人评判、斧正。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app时报》 (2009-10-26 A1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