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船舶“零”突破 几代造船梦终圆 |
|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自行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交付船东 |
|
我国首条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试航。(陈飞摄)
巨大的储存船舱。(陈飞摄)
工人们在进行细致的殷瓦管焊接。(陈飞摄)
4月3日,由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正式交付船东。世界顶级船舶建造历史上又一次铭刻下了明升中国制造“零”的突破。
造价高达1.6亿美元
全部汽化后的容量将达9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上海全市居民1个月的天然气使用量
在造船人心中,当今世界造船业的皇冠上有两颗“明珠”:一个是比“泰坦尼克号”还要豪华的邮轮“玛利亚号”,另一个就是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LNG已成为本世纪初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的开发利用重点。LNG运输船需能保证在零下163℃低温下,像变魔术一样,把天然气“压”成液态,使其体积缩小到1/600。加上超长距离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能力,LNG船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产品。
明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建造LNG船的惟一一家企业。
这艘LNG船造价高达1.6亿美元,几乎等于五艘普通巴拿马型散货轮的总造价,而其钢材消耗量却仅相当于一艘7万吨散货轮。整个船装载量为14.721万立方米。全部汽化以后容量将达9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上海全市居民1个月的天然气使用量。
“巨无霸”上做出“针线活”
0.7毫米厚度的合金钢板必须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接,全船焊缝长达120公里
远渡重洋的LNG船,最担心液货藏品外溢或汽化,憋了“一肚子气”的巨轮稍微不慎就会变成重磅炸弹。但航行中液态天然气汽化在所难免。经过科研人员巧妙设计,改进动力推进系统,可把日常汽化的天然气作为巨轮燃料。
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长292米、宽43.35米、型深26.25米,堪称海上“巨无霸”,但其建造工艺相当精致,好比是作“针线活”。
LNG船要适应从常温到零下163℃的温度剧变,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中,货舱维护系统由两层绝缘箱和两层薄膜组成,它是决定LNG船建造成败的关键。仅这一部分,需要的配套零件就在50万个以上。
我国自主研发的LNG船运用保温瓶原理,为货舱设计了半米厚的隔热“内胆”,由内藏珍珠岩的5.5万个绝缘木箱垒成两层。打造最关键的绝缘层内壁,0.7毫米厚度的合金钢板必须一小块一小块地拼接,全船焊缝长达120公里,工人在焊接时不能有一滴汗水沾上“钢衣”,否则,保温内壁就有可能出现纰漏,要花1000个工时来修复。
核心部件实现初步国产化
首制船建造周期为27个月,比日韩船厂首制船缩短了3个月
建造LNG船是几代明升中国造船人的梦想。此前,这一市场一直被日本、韩国和欧洲少数船厂垄断。1997年,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就开始了LNG船的前期开发研究工作。
公司总经理王勇告诉记者,LNG船的建造理念跟常规船完全不一样,其保温条件、运送条件非常特殊。
例如,要把不到一毫米厚的钢板严丝合缝地焊接起来,该用多大的电流、多大的电压,又需要什么样的速度来操作,这些参数当时国内都没有。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分析测量调试,仅攻克这个难题就花了几年的时间。有了参数,但当时国内一时还找不到能胜任的焊接工人,就从最优秀的焊接工人中进行选拔培养、优中选优,还设立专门的培养车间,只有考试合格的才能上船进行操作。据透露,仅培养一个合格的焊工,大概就要投入近20万元。
绝缘箱、殷瓦管、泵塔是LNG船的三大重要核心部件,制造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引进、消化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沪东中华进行了再创新,一些核心部件实现初步国产化,取得了首批创新成果。
据介绍,此艘首制船的建造周期为27个月,比日韩船厂首制船缩短了3个月。
沪东中华目前还另持有广东、福建LNG项目4艘船的订单,最短建造周期仅需17个月。该公司目前正积极投入新订单的投标,同时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承接国外的LNG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