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混沌理论”之父罗伦兹逝世 终年九十岁 |
其所提出“决定性混沌”被指是牛顿后另一人类自然观“进化论” |
“混沌理论”之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四月十六日在其位于美国麻省的家中逝世,终年九十岁。
罗伦兹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生前在麻省理工任教。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指小小的变化可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巴西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可改变大气运动的方式,引发美国得州爆出龙卷风。此现象被称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罗伦兹所提出的“决定性混沌(Deterministic Chaos)”被指是自牛顿以来另一引人注目的人类自然观的“进化论”,他因此于一九九一年获颁基础app京都奖。罗伦兹认为,人类本身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明升m88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得多。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研究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现象的理论。一九六三年罗伦兹提出了该想法,以图解释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混沌理论”最大的贡献是用简单的模型来推出明确的非周期性结果。
该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例如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所谓“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著一起振翅。最后将有数千只的蝴蝶都跟著那只蝴蝶一同挥动翅膀,其所产生的飓风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得州发生一场龙卷风。 ”
在《混沌学传奇》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一九六一年冬季的一天,罗伦兹在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为了考察一个很长的序列,他走了一条捷径,没有令计算机从头运行,而是从中途开始.他把上次的输出直接打入作为计算的初值,然后他穿过大厅下楼,去喝咖啡。一小时后他回来时,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发现天气变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离,在短时间内,相似性完全消失了。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
罗伦兹最初使用的是“海鸥效应”来形容这种现象,但在一九七九年于华盛顿的美国app促进会的演讲上却问道:“一只蝴蝶在巴西搧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蝴蝶效应”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