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Wing bone geometry reveals active flight in Archaeopteryx认为,侏罗纪晚期恐龙——始祖鸟能够进行动力飞行。过去的研究一直没有解答的一个问题是:始祖鸟利用其翅膀是主动飞行还是被动滑翔。
始祖鸟的慕尼黑标本。它保留了部分颅骨(左上)、肩胛带和稍微抬起的双翼(最左侧到中心左侧)、胸腔(中央)、骨盆带和呈“骑车”姿势的双腿(右)。从颈部(顶部左侧,头骨下)至尾部尖端(最右侧)全部由脊椎连接。它的羽毛印痕可以从肩部下方看到,尾部羽毛的模糊痕迹从尾部延伸出来。
欧洲同步辐射光源的Dennis Voeten及同事采用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在不破坏化石的情况下对始祖鸟翅膀的骨骼结构进行成像分析。他们对比了大量其它物种,包括已灭绝的翼龙和现代鸟类,发现通过骨骼结构可以可靠地预测飞行形式,而且始祖鸟的翅膀骨骼结构与通过挥动翅膀短距离飞行或猛然起飞的现代鸟类一致。
左:论文作者Dennis Voeten在电脑上方屏幕指出始祖鸟翅膀样本的骨壁厚度,与之作对比的是下方屏幕中的翼龙骨壁;右:X射线束下的始祖鸟标本。
尽管如此,始祖鸟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现代鸟类的飞行动作。因此,作者认为始祖鸟的振翅动作和飞行姿势与现代鸟类不一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