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地理app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匡文慧等基于同步观测的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及MODIS遥感反演地表温度数据,揭示了城乡利用、土地覆盖以及建筑材质构造地表温度时空差异,并解释了城市地表热环境形成机理。研究成果近日期刊上。
城市复杂地表与大气交互作用对局地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地表结构、大气环境以及人为热排放是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精准刻画和表征城市等级空间结构和城市地表温度、辐射及热通量各分量,是实现城市地表热环境生态调控的关键内容。
该研究表明地表温度时空差异与城乡下垫面结构与材质、用地类型和覆盖状态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热岛形成的城乡梯度之间地表温度差异显著,城市比农村平均地表温度高约3~6 K(开尔文)。但就城市内部而言,不透水地表、绿地和水域不同覆盖状态地表温度之间差异也非常显著,城市不透水地表比公共绿地地表温度平均高约6~12K,从造成这种差异的地球物理机制方面考虑,主要由于不同下垫面的地表辐射和热通量差异引起的。而对于农村地区地表温度的差异,更倾向于受地形高程和植被状况的影响。(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