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领导的生殖工程研究组,首次利用CRISPR-Cas技术在大鼠上实现了多基因同步敲除,从而推动了基因修饰大鼠成为重要的动物模型。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据了解,在生物明升手机版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取基因敲除的手段来探究动物特定基因与疾病的关系。虽然小鼠和大鼠都是最常用的模式动物,但大鼠的基因敲除技术较为滞后。
“相比小鼠,大鼠在生理上与人更加接近,而且体形较大,在生物明升手机版实验中更容易操作。”论文第一作者李伟博士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大鼠基因操作技术的滞后,基因修饰大鼠在生物明升手机版等研究中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基因修饰小鼠。
据介绍,在实验中,敲除一个基因很容易实现,但动物的某个性状往往由几个基因同时控制,因此多基因同步敲除技术更为重要。不过,目前多基因同步敲除还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动物的基因组包含海量的序列信息,有20亿到30亿个碱基对,但在做基因修饰时只是针对几十或几百个特定的碱基对,这就要进行特异位点识别。”李伟表示,CRISPR-Cas技术利用一段与靶序列相同的核糖核酸序列来引导Cas核酸酶对特异靶向DNA进行识别和切割,使得多基因同时靶向识别变得容易实现。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系统诱导大鼠的Tet1/Tet2/Tet3基因敲除,实现了效率高达100%的双等位基因纯合突变的单基因敲除和接近60%高效率的三基因同时敲除大鼠,并且证明CRISPR-Cas系统引入的基因修饰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孙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