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新app家》杂志报道,我们的海岸线会比我们预料的早很多消失在水下吗?一项有关融化冰盖的新研究发现海平面上升将远超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估计,可以达到每世纪上升1米多的速度,由此将会造成更大的灾难。此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地球app》(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安德斯·卡尔森在新手机版中说,下一个世纪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造成格陵兰冰原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将是目前估计数值的二三倍。
如果卡尔森的估计是对的,那么他们表示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的这一预测非常保守,而当时IPCC的预测结果被大家所公认。
在此研究中,app家还一致认同正在融化的格陵兰冰原会如何改变海平面。此陆地冰原占地1700万平方公里。卡尔森解释说,其原因之一就是历史记载表明没有气候变化影响如此巨大的冰原的先例。“我们之前从来没有看到冰原的消失。但现在我们有记载了。”
历史见证
在重建最后冰河时代末的冰盖融化事件中,卡尔森及其同事发现在9.5万到7千年前曾覆盖大部分北美地区的劳伦泰(Laurentide)冰盖快速消融过二次。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岩石中的铍同位素来测定劳伦泰冰盖最后二次是如何消融的。他们发现此冰盖在9000·8500年前快速消融,之后处于稳定,再之后在7600·6800年前发生了最后的快速消融。
此小组计算出此冰盖每一次融化期所释放出来的水量以及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他们得出在消融早期每一百年应该导致海平面上升1.3米,而在最后消融时期,每一百年应该导致海平面上升0.7米。
之后,卡尔森采用复杂的电脑模型――即常用于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模型来模拟在温暖世界中的冰原是如何快速消融的,又如何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以此来检验他们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此模型预测当时的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了1.3米。
与卡尔森共同完成此研究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院的加文·斯其米特说:“导致劳伦泰冰盖快速分裂的力量和同一电脑模型预测我们这个世纪将经历的这种力量相当,如果我们不尽快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劳伦泰冰盖快速消亡事件将可能重演。”
目前地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马克·西戴尔表示,“劳伦泰冰盖应对以往气候变化的这种动态反应可以认为与格陵兰冰原目前和未来的消融情况类似。然而,他们的工作表明格陵兰冰原未来消融将导致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1米应该没有问题。”
海平面上升将造成严重损失
海平面每一百年至少上升1米还被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院的首脑詹姆士·汉森预测过。汉森认为我们的气候将很快达到颠覆的顶点,即达到极限点,不能逆转的点。届时,冰原将快速消融。
卡尔森表示他的小组发现有证据表明较大的冰原能快速分裂。而且,导致劳伦泰冰盖快速分裂的力量相当于现今格陵兰冰原所面临的这种破坏力。如果app家从劳伦泰冰盖消亡获得的教训是对的,那么由格陵兰冰原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估计就严重低估了。
总之,这些冰原拥有的水量足可以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0米。而卡尔森的研究仅仅只考虑了格陵兰冰原。如果海平面每一百年上升1米的预测是对的,那么到2108年至少有1.45亿人得告别自己的家园,其中大多数是亚洲人。近来的研究表明陆地冰原可能比原来我们设想的要融化得更快。受危害最严重的城市可能是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以及那里的1500万个家庭,现在拉各斯一些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已经饱受频繁的洪水袭击。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另一个严重危害是海水对内陆肥沃农田的入侵。“这将使得地下水不再能饮用,也不再适宜农业灌溉,造成食品和饮用水危机。”“地球之友”驻加纳的计划协调员乔治·阿伍迪(George Awudi)说。
此外,在准备2006年的史登手机版 (Stern Report)过程中,英国廷德尔中心的经济学家根据1995年的人均GDP估算出了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将达到9440亿美元。
减排才治根本
为此,环境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不过都认为建设庞大的海岸防浪堤没有用处,而且成本太高。海洋地质学家、德国环保组织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在尼日利亚的计划执行负责人斯蒂芬·克拉莫说,“明智的选择是迁移到高地,但这也是个艰难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尼日利亚来说,这意味着放弃其位于拉各斯的经济中心以及德尔塔三角洲的石油储备。”
阿伍迪同时坚称,“考虑到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重新安置人口计划是绝不可以考虑的,因为这种解决方案只是考虑了问题的起因却没有考虑如何适应其结果。他还说,“工业化国家应该先行采取措施以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也有专家说,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在今后50到100年里海平面仍将会不断上升。(来源:搜狐app 元元)
(《自然—地球app》(
Nature Geoscience),1, 620 - 624 (2008) ,Anders E. Carlson, Elizabeth A. Obb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