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pp家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的聪明程度并非仅由脑容量大小决定,大脑神经突触分子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可能是导致人等物种进化出聪明大脑的主要驱动力。
学术界此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无论是低级的蠕虫还是人,多数动物大脑神经突触的蛋白质成分都是相似的,只是大型动物大脑的神经突触数量更多,使得它们具有更复杂的思维。由于脑容量大小是神经突触多少的最好体现,按照这种看法,脑容量较大的人类比其他物种具有更多大脑神经突触,因而也更聪明。
但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app家在新一期《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手机版说,他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更多神经突触”意味着“更佳智能”的看法。
app家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物种神经突触中的蛋白质数量明显不同,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中的蛋白质数量只有哺乳动物的约50%,而单细胞动物神经突触中的蛋白质数量只有哺乳动物的约25%。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塞思·格兰特说,神经突触中的蛋白质数量和复杂性在数十亿年前多细胞动物出现时首次迅速增加,并在5亿年前随着脊椎动物出现而再次快速增加。他们的研究还显示,在动物进化出容量较大的大脑之前,一些动物就已经具有复杂的“大”神经突触。这意味着神经突触分子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可能是包括人在内的物种大脑进化的必要条件。
格兰特比喻说,神经突触进化犹如计算机芯片升级,逐渐增加的复杂性使芯片具有更强的功能,那些具有“最强功能芯片”的动物就能做最复杂的事。
神经突触是神经与神经之间的连接处,一个细胞的电信号经神经突触的一系列生物明升手机“开关”向另一个细胞传递。然而神经突触不仅仅是神经与神经的连接接头,它们还是“微处理器”,可使神经系统拥有学习和记忆的特性。(来源:新华网 葛秋芳)
(《自然—神经学》(
Nature Neuroscience),doi:10.1038/nn.2135,Richard D Emes, Seth G N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