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在原发性肿瘤(primary tumor)转移了或是扩散了之后,通常都会问还能做什么,但是经常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癌症基因组研究中心(Cancer Genome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项重要的发现:一类细胞能调控小型的、休眠的肺癌转向大型的、侵占性扩散——这些会导致癌症病患死亡。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pp》(Science)杂志,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冷泉港实验室的Vivek Mittal博士,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高定成(Dingcheng Gao)。
Mittal表示,“恶性原发性肿瘤大部分在临床诊断的时候都已经扩散到了其它器官”,“目前的努力主要集中在阻止转移扩散,但是矛盾的是,有关休眠的肿瘤如何转移到其它器官,变得更大、致死性的机理,我们了解得很少。”
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组织或器官。一般说来,恶性肿瘤是会扩散和转移的。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一开始只是出现一个癌细胞,它分裂成两个癌细胞,继续分裂下去就可以产生一小团癌细胞而形成肿瘤。肿瘤发展到针头大小约重1毫克时,它已含有100万个癌细胞了;到弹球大小时,就约有10亿个癌细胞了。
Gao表示,“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原发性肿瘤细胞如何扩散,并在像肺部这样的第二器官上建立微转移环境(micrometastases)”,“我们解析了新生开关(angiogenic switch)的关键,并且证明微转移能帮助骨髓中的EPCs(内皮前体细胞)调控开关,激活血管生成,将休眠状态的肿瘤转变成威胁明升m88的宏转移(macrometastases)。”
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中发现肿瘤存在的时候,EPCs中一种称为Id-1的蛋白水平会大幅度增加,通过RNA干扰技术,研究人员阻断了活体动物中Id-1的表达,从而阻止EPCs流向转移位点,从而抑制了新生开关,这扰乱了小鼠中微转移向宏转移的过程。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法增加了携带肿瘤的动物的存活率,下一步研究人员希望能在人体内进行相似的研究。
Mittal表示,“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靶标,也说明EPCs的选择性靶标也许能与化疗相结合,成为一种治疗癌症已经转移到肺部的病人的方法。”
“之前的研究主要强调靶向遗传性突变的癌症细胞,但是这样有一些缺点,比如说癌症细胞能产生对化疗药剂的抗性。我们认为靶向肿瘤微转移的稳定元素,比如EPCs,未来可能会成为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来源:生物通 张迪)
(《app》(Science),Vol. 319. no. 5860, pp. 195 - 198,Dingcheng Gao,Vivek Mit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