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升高,有机物污染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由于其持久性长、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明显,更加得到了世人的关注。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来源非常复杂,所以如何指示、监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程度便成为对它们进行治理的关键环节。植物对POPs的全球分布和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杨树是阔叶树种,为城乡绿化的主要树种,栽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城市、乡村都有大密度的种植,对于观察不同地区有机氯农药的富集非常方便。
明升中国环境app研究院戴天有研究员等的“杨树叶作为空气有机氯农药生物指示物的可行性”一文对空气中有机氯农药的监控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且适用范围很广的办法。该文发表于《app通报》(2008年53卷17期2021-2027页)。文章对昌平以及奥运村两地所采集的杨树(P.tomentosa)树叶样品进行分析,结合同期的松针样品数据,对比国内外该领域的一些科研成果,对该两地的有机氯农药的污染以及杨树叶作为空气有机氯农药的生物指示物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叶对六六六(HCH)、滴滴涕(DDT)和六氯苯(HCB)的富集趋势表现出很好的相似性,即在春天树叶快速生长期间,杨树叶中HCH,DDT和HCB含量均显示了随树叶生长而增高的趋势,在此之后则有所降低,而干叶与成长叶没有明显的差别。杨树叶对污染物的富集趋势与杨树树叶的生长过程相关,在杨树叶中观察到了植物在春天快速生长期间对HCH,DDT和HCB的富集特点,从而为植物的“Bud Burst”效应提供了佐证。北京地区历史上曾经大量使用工业品HCH和DDT,而在近期没有工业品HCH和DDT的非法使用,而有少量林丹使用,并存在o,p’-DDT的新近输入,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很可能是o,p’-DDT的主要来源。杨树树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水平反映了空气污染的状况。研究初步表明,杨树树叶可以作为空气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在过去,空气中的POPs通常以大流量采样器用滤膜和聚氨酯泡沫来采集,耗时耗力,而且只能采集到短时间(如最长24小时)的样品,对于边远地区或大范围长时间的观测,传统采样方法很难实现。戴天有等使用了一种天然的采样器——杨树树叶,既不用仪器,也不用其它特殊的采样器材,只需要到达目的地,采集树叶即可。这一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不同树种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对比,很好地验证了杨树树叶作为空气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生物指示物的可行性。以后的相关工作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案对污染物进行相关研究,既能减少吸附剂的使用,节省资金,节约时间,不受气象条件影响,而且特别适合于边远地区或大范围长时间的观测,又能更加充分地做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3CB415003)资助。
随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深入,指示物的选择越来越重要,这项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环保”的生物指示物,值得关注。(来源:EurekAlert!中文版)
(《app通报》,53(17) 2021-2027,戴天有,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