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日前分析了当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剧烈、也是最壮观的超新星爆发(见“更多阅读”)。他们表示,此次超新星爆发的壮观景象改变了他们对超大质量恒星“垂死挣扎”的一贯看法。
这颗超新星代号为SN2006gy,位于2.4亿光年之外的英仙座NGC 1260星系。去年9月,这颗超新星忽然爆发,亮度达到太阳亮度的500亿倍,而其亮度也是一颗典型的超新星的100倍,打破了多项纪录,因此载入天文学史册。美国天文学家对这一壮观的天文事件进行了细致分析。他们在14日表示,SN2006gy超新星爆发可能是由一颗真正质量巨大的恒星爆炸形成的,这个庞然大物的质量起码是太阳质量的100倍。
按照他们的推测,这颗恒星并非一次爆炸,而是分多次爆炸。领导此项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天文学家斯坦·沃斯雷说:“我们通常把超新星视作恒星的灭亡,但在这种情况下,同一颗恒星爆炸了多次。”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按照沃斯雷的推理,超新星是在一颗质量相当于太阳90至130倍的巨大恒星接近于明升m88终点时爆发的。恒星核心温度一旦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这颗恒星的一些伽马射线会转化为电子和称为正电子的反物质。这种转变会造成辐射爆发强度忽然降低,恒星开始收缩。
沃斯雷说:“核心收缩时,它变得更加躁动,不稳定,直到崩溃,开始爆发性地燃烧燃料。接着,恒星猛烈膨胀,但尚不足以使整个恒星陷入混乱。对于质量相当于太阳90至130倍的恒星来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爆炸时的情景。它先是陷入狂躁不稳定状态,猛烈地四处膨胀,接着发出辐射线和收缩,直至温度越来越高,再次达到不稳定的状态。就这样,这颗恒星如此反复,直至失去足够的质量,最终回归稳定状态。”
沃斯雷说,最终,狂躁的恒星缩小至质量只有太阳的40倍左右,但即便如此,它的焰火表演仍未结束,恒星缩小至一个富含铁质的核心,崩溃,最终向外喷射出炽热的伽马射线。质量相当于太阳90至130倍的恒星极为罕见,尤其在银河系中更是如此。但沃斯雷认为,这种庞然大物在宇宙早期可能更为普遍。
但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两位天文学家西蒙·波特杰斯·兹瓦尔特和爱德华·范登赫韦尔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理论。他们认为,SN2006超新星不可能仅由一颗恒星爆炸产生,很有可能是由两颗超大质量的恒星碰撞产生。他们的推断是在年轻、密集的恒星团发生的情况之上做出的,恒星团一般位于星系中央。兹瓦尔特和范登赫韦尔的研究也刊登在《自然》杂志上。(来源:新浪科技 杨孝文)
(《自然》(Nature),450, 390-392 (15 November 2007),S. E. Woosley, Alexander Heger)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