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直击人心的“论文致谢”》征集活动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很多“致谢”的确直击人心。读罢这些来信,我们迫不及待把这些来信做成专题,分享给大家。
比如从内向自卑的小城少年成长成为自信博士的华中农业大学张巍瀚,他更想感谢的是自己:那个从来没有放弃过的自己,曾经无数次挑灯夜战的自己,那个没有被无数次失败击垮的自己,那个一次次敢于冲出命运枷锁的自己。
比如东北林业大学的及利,他从“幼龄林”长成了“中龄林或近熟林”,他一样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没有轻言放弃,感谢自己没有被命运的捉弄击垮而自甘堕落,感谢自己虽步履蹒跚仍行而不辍,感谢自己没有辜负这大好的青春和每一寸光阴。
比如大理大学的邓巍,他的一句“感谢那一株海棠花,倾听了我七年的心事”,让那个冲破孤独的少年跃然纸上。
特别感谢明升中国app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周浙昆,他特别向我们编辑部推荐了2017年博士毕业生黄健的“致谢”。周浙昆研究员告诉我们:“看到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在征集学位论文的致谢,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致谢’记录了研究生们的心路历程以及和导师的关系,很有意义,甚至可以成为今后app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激励。下次的征集我们再见。
感谢所有与我们分享的朋友。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公众号选出其中10篇致谢片段,点击下方标题(注:编者加)即可阅读致谢原文。
还有更多精彩的致谢篇章请点击阅读??【】。
"植物园宛如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这里充满了自力更生的氛围,许多资源都能自给自足。风景又极优美,相较于灰头土脸的镇子,好似两个世界。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友善而纯粹,虽偏安一隅,与世无争,但每个人心中有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愫,对探寻自然规律的事业满腔热忱。这里的生活,相比于城市虽少了一些方便,但也少了十分的喧嚣。这里创造了一种隐居式的环境,只要自己想,就可以进行各种生活方式的实验。在这里,我的内心可以常如瓦尔登湖般平静。(黄健 ,2017年博士毕业于明升中国app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我本科的专业是喷气发动机设计,1977级,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四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空军院校任教,再没有读博士的愿望。2004年,我已经退休,突然产生读博士的动议,多少有些冲动。
冲动过后,就是紧张的筹备。感谢宋玉泉院士的热情推荐,感谢赵丁选教授愿意接收我这个老学生。确定方向、找导师、复习、备考……2004年3月,我踏上了7年的博士生求学之路。(韩方元,1955年3月生,2011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
"
"申硕成功之后,或许将来生活也不会有多么不同,但经过此番磨炼,自觉身体和心灵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学位证明,期间付出的点点滴滴的努力,都换成各种知识营养,滋润着我的身心。
虽过不惑之年却仍然时时面对生活和学习、事业中的困惑,已近“知天命”之年,却仍对前途命运仍是未知……中年已过,当我面对现实里随时可能失业的现实时,也通过一段又一段的学习和努力和命运相搏,而这一段的结果也成为时时激励自己面对未来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齐云龙,2018年至2023年于明升中国app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修班学习,2024年1月完成硕士学位培养计划,获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
"
"犀者,灵物矣。古有奇书《山海经》,纵横天地之间,尽录山川金玉鸟兽,祷过之山,其下多犀,犀有角,是谓“灵犀”,“心有灵犀”典于斯也。与灵犀神游历数载,甚乐。今执此文,以冀躬行求索之情,彼思之,亦患断神游千古之际。复念父母煦伏劬劳之恩,学堂明德格物之行,师长传道受业之情,同窗技艺思辨之谊,唯恐恩师良友远别离,天各一方。每念及斯,搔首踟蹰,寝食难安。今霞思云想,字斟句酌,借此文谨寄相知恩遇之情。(孙丹辉,2021年博士毕业于明升中国app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感谢自己四年前辞去原有工作时无畏勇气,艰辛痛苦、无力感的时光磨砺了我的意志,强大了我的心性, 由此满身披着可以对抗挫折的铠甲,满身光亮,感恩过去,不惧未来,感谢命运的眷顾。(李玉磊,2024年博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
"感谢各位老友在我成功时与我分享喜悦,在我消沉时给我鼓励,在我生病时为我担忧,在我糊涂时把我叫醒,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很幸运,身边一直有你们。还要感谢我的历任室友,漫漫长夜总是人最脆弱的时刻,我们在深夜中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相信每一个难眠的深夜过后总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苏媛,2021年博士毕业于明升中国药科大学)
"难眠的夜里,我总是辗转反侧,并开始怀疑自己:哪来的勇气读博士呢?怎么别人就那么厉害?
……
在师兄的指导下,加上不错的实验结果,我进步很快,还在学术论坛上做了第一次学术手机版,拿到了优秀奖。由此开始,我以师兄做榜样,培养自己刻苦认真的习惯,习惯了在寂静空旷的深夜实验室做实验,习惯了公车上旁若无人地看论文,偶尔觉得累了,我对自己说: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有些事只要月亮知道。(黄超,2021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现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材料app专业博士生)
"
"在这个冬季漫长的冰城,在这个底蕴深厚的美丽东林校园,我完成了从本科、硕士和博士的11年旅程,在东林的这片黑土上,我也完成了从“幼龄林”向“中龄林或近熟林”过渡。在这里我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路途虽坎坷漫长,却也收获满囊。(及利,2022年博士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
"在我的人生中,肖老师成为了我仰头就可以看到的山。肖老师给了我全面的成长机会,跟随肖老师学习,其实完成毕业课题、发表论文、获得奖励只是成长路上的副产品,真正大的收获在于,看待这个世界有了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看待自己和生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豁达的态度。
……
也要感谢那些拒绝我稿件的编辑和审稿人们。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已经被25个期刊拒稿了60余次,这都是我学术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邓巍,2023年硕士毕业于大理大学。)
"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们都是看到自己痛苦的过程和别人貌似轻而易举的结果。特殊的成长经历使我要在常人背后付出更多才显得“普通”,即使锐气和冲力一次次的被现实磨平,但我还是从一个内向自卑的小城少年成长成了一个自信的博士。贫寒就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回首这一路,谈不上万般不舍,但仍心怀感激。(张巍瀚,202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