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江庆龄 孙滔 来源: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2/15 21:01:01
选择字号:
从“最强大脑”到留学读博,他不再“一直想赢”

 

孙勇瘦了。这位2016年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的脸盘小了很多,头发长了,束起了小辫子。

另外一个变化是,他把自己的微博账号改成了“@孙勇SUN_1207”,2023年10月30日的时候,还是“@最强大脑孙勇”。

2018年《最强大脑》30进12那场比赛,在3位导师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孙勇凭借用时更短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对手。当宣布结果的时候,孙勇背过身大哭,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忍不住泪目。那场比赛之后,孙勇迅速涨粉,此后的几场比赛,他越战越勇,不曾一败。


孙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下同)

但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了。2020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孙勇去了日本留学,如今已是东京大学环境系统学在读博士生。

去年,25岁的孙勇参加了一档新综艺,他以亚军的身份站到了最后。很多人为他输给了运气而惋惜,他却觉得这趟旅程很圆满。“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展示现在的孙勇,我觉得我做到了。”他告诉《明升中国app报》。

为了“完成毕业任务”的博士

接受《明升中国app报》采访之际,刚好是孙勇到日本的三周年。这三年里,他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开始了博士生研究。他的博士课题来源于自己在硕士期间的发现,主要是通过模型计算研究太阳能光伏板对于城市微观气候的影响。

对孙勇而言,完成这个课题不算困难,但这一过程并不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兴奋感。孙勇很喜欢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可科研的大部分时候,是在已有模型上调整尝试,是一遍又一遍试错,然后再重复。

他坦言在学术上并没有很大的追求,认为自己是“完成毕业任务”的博士生。“如果我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坚持把博士读下去,可能我30岁、40岁的时候会后悔。起码从年龄和精力上来说,利用这几年时间去拿一个博士学位,是利大于弊的。”

按照培养计划,孙勇将于2025年夏天毕业。毕业要求并不难,需要发表两篇论文,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要求。

他的导师是一位比较“佛系”的日本学者。除了每周开组会、一个月一次单独的大汇报,平常不要求学生打卡。“他也知道,我能按照要求及时把课题推进,所以也不会给我什么压力。”

2018年,一场未败的最强大脑

早在大二,或者更早的时候,孙勇就决定去日本留学,并在大学自学了日语。

他作选择的时候,很注重内心体验。比如申请日本的高校继续深造,是因为很喜欢三岛由纪夫,也因为离家近。

再比如2016年夏天,可以去任何专业的孙勇,出于兴趣选择了“生化环材”之一的环境专业。和很多同学一样,孙勇修了经济学双学位,在大三的时候去意大利交换,也利用暑假前后在生态环境部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实习。

但回忆起本科生涯,孙勇将之形容为“北京灰蒙蒙的冬天”,“暮色将至的时候,我和天空都无话可说。”

成长于小县城的他,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在眼界上,和大城市同学有着肉眼可见的鸿沟。是读博还是找工作、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他们似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自己今后要做什么,并开始了相应的准备。

在校园里,高考状元也无非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我希望自己有更多可以去分享的东西,能够增加自己的独特性”。

因此,孙勇在本科时参加了《最强大脑》。那一年,从参赛到结束,一场未输的他收获了大量的粉丝。那时候的孙勇,毫不掩饰自己对胜利的渴望,因为想赢,他会在赛前焦虑紧张,会在赢得一场艰难的胜利后情不自禁转过身大哭。

  ?

2018年参加《最强大脑》第五季,团队战第一场比赛剧照

当时不到20岁的孙勇,不喜欢那些实力不算强,但是有很多镜头、很会“社交”的人。很久之后,孙勇才想明白这件事的底层逻辑:“我当时是不擅长和其他人打交道的,不自觉地就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定义为不好了。”

“什么都没发生”的两年

孙勇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享受在镜头前展示闪光点的人,但他已经很久没有参加综艺节目了。上次参加节目,还是2020年的《最强大脑》第七季,半年后,他穿越重重关卡来到日本,开始了硕士第二学期的学习。

在日本这三年,孙勇仍然在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每个月更新一两条内容分享近况,偶尔开一场线上明升app官网直播。在大众看来,这应该是好好生活的三年,但孙勇却将前两年的时间总结为“什么都没发生”。

  ?

2022年硕士毕业,左一为孙勇

初到日本的时候,没有熟悉的朋友,巨大的孤独感包围着他。线上上课、开组会,几乎没有线下的活动,最近的便利店都需要步行15分钟。

学业的压力并不大,“有一段时间,我晚上会抄心经。真的不知道当时应该干什么,很多时候是在发呆,然后打游戏、看书、跑步,饿了就睡觉。”

第一年,孙勇瘦了40斤,除此之外,他的性格也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他很长时间没有打理头发和胡子,“像野人的那么长,反正到一个新的环境,也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见人,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这样的状态让他有些失落。他发觉似乎所有的感官都变迟钝了。第一个变迟钝的是食欲,“完全不馋”。他很难感受到兴奋,很难感受到令他期待的东西。

窝在宿舍里的他,时常自我怀疑。“我还算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我还需要保持所谓精英的自尊吗”“我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吗”……

彼时的他常常安慰自己:“我做的很多事情,回头看可能结果并不好,但至少逻辑是自洽的。”

这个想法在2023年年初发生了转变。彼时,孙勇在日本待了许久后第一次回国休假,一位北京大学的年轻学者提醒他:“如果一个人面对失败,反复强调自洽或归因于当时的环境,说明对于自我的反省和思考不够深刻。”

孙勇开始了反思。当《超机智青年大会》节目组和他对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非常期待借助这个机会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也急切地想告诉观众,他已经挥别以前的孙勇了。

自我审视的机会

对孙勇而言,参加综艺是构成他性格底色的一个因素,镜头前的表达和收到的反馈,让他潜移默化间变得更好。

“比如有一个实验,在不开心的时候尝试笑一下,心情会不自觉变得好一些。”孙勇解释,“参加综艺也一样,可能最初只是有意地去调整一下自己的行为,当你真的这么做了之后,还是会对为人处世产生影响的。”

同时,综艺也是一面自我审视的镜子。

面临淘汰的关口时,标榜佛系的人可能会被激起胜负欲,只想交朋友的人可能会去背刺其他人,自诩诚实的人可能会选择欺骗……“综艺给了你一个机会去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个人。”

比起《最强大脑》时年少轻狂的状态,现在的孙勇“听劝了”,他放下了胜负心,也并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厉害。

《超机智青年大会》是和《最强大脑》完全不一样的节目。在城堡里,他一天24小时都被拍摄,每周播出的两个小时中,至少有40分钟是和游戏无关的。而孙勇,也已然不是《最强大脑》时期的孙勇。

他知道,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横空出世的高考状元、顶住压力无往不利的选手,可是,“如果我不再是那个一直赢的孙勇,如果我真实地表现自己,观众还会不会喜欢我?”

如果说最初的他参加综艺是为了被尊重,那这一次的他,希望被喜欢。

同为队长,孙勇在节目中呈现的是同另一位玩家石明鑫全然不同的风格。他直言,这正是他有意的一个尝试——当然,是没有恶意的。

“大家会感觉到我是一个所谓放权的形象。”孙勇补充道,“在任务分配过程中,我非常担心会有人感到只是在做一些不会影响输赢的、无足轻重的工作。”

“模拟人生”游戏中,孙勇冒着失去第一名的风险,给对手提供最优解;“人生大富翁”游戏,当玩家王一凡说已经想出了“最优解”,团队选择全权信任队友,并按照这个思路快速结束游戏,无奈给了对手逆风翻盘的机会;在“轮盘博弈”游戏中,团队协商后决定由滕光正全权负责探测,遗憾的是因为选手失误继续输掉比赛……

“虽然一直输,但是大家玩得很开心,我们现在也是非常好的朋友。”这对孙勇而言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其他玩家对孙勇的欣赏,不是因为他身上以往的标签,也不是因为他能一直赢,单纯是因为他展现了真实的自己。

  ?

《超机智青年大会》第三期剧照,右一为孙勇

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重新参加综艺,孙勇得以从之前相对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参加这个节目之后,我研究室的师弟师妹们都觉得我开朗多了,不像以前那么怕我了。”

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可能是奖励太少了。“第二名和其他人一样,都没有奖金。如果奖励设置得更加合理一些,节目应该会更精彩。”

综艺给他打开了一扇门

从“想赢”到“不怕输”,“我可以很大方地承认,现在肯定没有十几岁的时候厉害了”。

孙勇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天赋型选手。事实上,他并不认为在他参加的综艺节目中,遇到过“天赋怪”,镜头前的轻松自如,本质上离不开镜头后的努力。

在完成《最强大脑》的项目和难题的过程中,孙勇就是硬算的,他想借此告诉大家,经历过针对高考的、平均水平的教育和训练,足以在节目中展现很强的竞争力。“我代表了千千万万明升中国最普通的学生们。”

但无须怀疑的是,在节目拍摄的压力下,可以激发选手的潜能,所谓的高光时刻也往往源于此。“跳出那个城堡,回到生活中回头看,就觉得自己当时的操作不可思议。”

现在的孙勇,依然会去网络上听一些国外高校的高等数学课,或者是介绍有趣解题思路的短视频。他非常享受梳理逻辑、推导的过程,也常常因为某个漂亮的解题方法而兴奋得睡不着。

“但我并不希望到30岁了,粉丝们还是说想看你打比赛。”如果有机会,他期待参与更多不同类型的综艺,尝试玩家之外的身份。

  ?

孙勇

对孙勇而言,参加综艺依然是一个从心的选项。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他得以拥有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会体验的生活,认识了很多以往毫无交集的人,并且探查了娱乐圈内部的样子,“见到明星就是会很开心”。

现在的他既不是为论文、为毕业发愁的博士生,也不是被“996”毒打的“社畜”,和导师的沟通也没有问题,在学生这个身份下,他的综艺生涯还可以继续下去。

顿了顿,他说:“但我坚决不上恋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