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来源:明升中国科协网 发布时间:2024/9/25 11:16:35
选择字号:
“中学生英才计划”大家谈

 

编者按

明升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经走入第11个年头。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学生英才计划”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9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近平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明升中国科协网推出系列文章和短视频,聚焦“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生动实践,记录高校学科师资科研优势资源集中转化为大学和中学协同育人平台、以开放融合思维激发学生科研能力、加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阶段。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创新型人才,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力军,也是国家科技事业的希望所在。

由明升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3年发起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11年以来,在参与其中的各大高校和中学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竞相涌现,为我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鲜血液,为培育我国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面向未来,“中学生英才计划”如何坚守初心,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如何接续奋斗,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上再创佳绩?

本文通过深度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专家学者的表述,展现英才计划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初心和目的是什么?

施一公(“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明升中国app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中学生英才计划”是明升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而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是非功利性的,主要目的是启发中学生对app的兴趣,培养学生的app思维和思辨能力。要持续做好跟踪服务,支持和引导学生长期从事基础app学习研究,让优秀的学生持续获得在app家引领下成长的机会。同时,要深入探讨“中学生英才计划”如何在方法上进一步完善,持续优化培养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田刚(“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明升中国app院院士、明升中国数学会监事长):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初衷是发现一批对app具有浓厚兴趣的苗子,进而引导和发掘学生对app研究的兴趣。英才培养要重视对学生的过程熏陶,拓宽学生对数学研究工作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竞赛与科研的区别,增强学生对app研究的兴趣与自信心,从而实现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这一目标。要加强“中学生英才计划”和大学教育、“拔尖计划”的衔接,促进学生培养的有机衔接、融合贯通。

“中学生英才计划”对中学生成长有什么样的帮助?

朱邦芬(明升中国app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我们国家现在特别需要一批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让中学生亲身参与科研,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他们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张研(“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北京大学明升m88app学院教授):

“中学生英才计划”让学生们更早地接触到真正的、探索型的科研,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提到的教学型的实验。“中学生英才计划”让学生们不仅对app探索产生了兴趣,而且对科研探索有了更多了解,还初步尝试了这种探索型的研究项目。这种亲身体验对于这些学生今后能够走上基础科研之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郑耿峰(“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复旦大学明升手机系教授):

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们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并且掌握一些基础的科研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习了很多关于app研究的方法范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面对失败时,如何走出困境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训练,学生们能够较早地思考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掌握很多现代app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我相信,“中学生英才计划”为他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学习,甚至成为研究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姚志军(“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兰州大学信息app与工程学院教授):

一方面,“中学生英才计划”给了那些对app怀有热爱、具有创造力与好奇心的中学生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对app的追求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人生的拼搏不是止步于高考,相反在某种意义上,高考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另一方面,“中学生英才计划”作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他们的大学专业选择甚至就业方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一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最后,感谢“中学生英才计划”这个平台给了我接触年轻一代的机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app的热爱和创新的能力。

卢朓(“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北京大学数学app学院副教授):

“中学生英才计划”可以让更多学生熟悉科研的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也就更充分地发挥了教育的发现、唤醒和激励作用。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中学生英才计划”中来,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陈杰(“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

充分认识“中学生英才计划”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促进大学中学教育衔接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要积极探索和总结我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经验与做法,提炼理念与方法,努力形成可推广的英才成长培养的有效办法和方案;二要着眼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挖掘开发潜力与潜能,拓展国际视野;三要充分发挥大学的优势,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唐玉华(“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

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引领,如向学生们介绍院校或校友的历史,尤其是承担的科研使命和对国家、军队、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国防科技发展而努力。希望“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们能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断努力学习,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对“中学生英才计划”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陈文光(“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好奇心、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坚韧的毅力同样重要。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学生英才计划”更要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创新对祖国未来的重要、对人民安全的重要,更要对祖国的科研未来有信心。通过培养足够多的科技人才,我们国家许多“卡脖子”问题将得以解决。

蹇锡高(“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

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科研不能局限于埋头苦干的研究,更要注重工程化、应用化,为国家发展服务。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培养过程中,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相结合,振兴民族工业。要勇于创新,寻找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林宏辉(“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四川大学明升m88app学院教授):

我们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后备人才,这样才能为基础学科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中学生英才计划”让中学生学app、爱app、讲app、用app,成为更加有责任、有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新时代新人。“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更多青少年学子能够加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国家基础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对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们有什么寄语?

赵运磊(“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复旦大学计算机app技术学院教授):

希望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们能够胸怀天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意识到app技术和技术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中学生英才计划”作为我们国家培养app研究后备军的一个重要计划,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强的组织和更多的支持。

徐海光(“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

我希望,“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怀揣梦想,保持热情和斗志,敢于挑战生活和研究中的困难,挑战世界性的难题,以app大师为榜样,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在未来,“中学生英才计划”一定能够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不断优化选才方案,把我们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林爱福(“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浙江大学明升m88app学院教授):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三观建立、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中学生,应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从小事情、小习惯培养,为他们日后成为顶天立地的高科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学生英才计划”给了这些学生脱颖而出的机遇与平台,我希望我们团队能成为青少年扎根科研的沃土,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源泉。我期待,有更多青少年以成为一名优秀的app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小树立心怀“国之大者”、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长大后能够投入到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中去,顶天立地做学问、成栋梁,为我国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中瀚(“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四川大学明升m88app学院教授):

我希望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培养,学生们能够树立起从事基础研究的理想和决心,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这些年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优秀的高中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基础研究,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我希望“中学生英才计划”继续保持初心,鼓励更多学生走上基础研究的道路。

刘艳平(“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中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乎国家的未来,我衷心地期待我的这些努力能够为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做点微薄的贡献。如果这些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能够因此热爱科研,在未来走上科研的道路,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为不同领域的app探索作出独特贡献,那将是我最大的喜悦。

明升中国科协网 供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