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帕全名叫Kostadis J. Papaioannou。2019年,他的母校、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认定其在博士论文中操纵数据,宣布撤销其博士学位。他本人已于2017年从该校博士毕业。随后,他将母校“告上法庭”。
这场官司一打就是3年多,近日,以宣布“维持原裁决”告终。
小帕在博士毕业后,曾进入英国“牛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博士后工作。如今,在LSE的网站的人员列表中,已经查询不到他的名字,他曾使用的带有LSE后缀的邮箱也被注销。
一场持续3年的官司
2018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组研究人员在做手机版。
他们试图重复瓦赫宁根大学一位博士生的工作成果。该博士生发现,在上世纪的英国殖民地尼日利亚,暴力犯罪率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气候冲击加剧了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导致了争端和冲突。
这个成果非常有趣,却无法被重复。研究人员使用了同样的殖民地记录,却怎么也得不出原文的数据和结论。
这引发了对该博士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是该生在论文中操纵了数据。在2019年,瓦赫宁根大学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
这位“前博士生”很不服气,很快将学校告上了法庭。根据法庭记录,“原告对他操纵数据并歪曲引文的说法提出异议。他认为,不存在故意操纵数据和歪曲引文的问题。他还反驳了论文中存在实质性错误或影响结论的错误。”
这场官司一打就是3年多。2023年4月,荷兰海尔德兰法院最终宣布,支持学校撤销博士学位的决定。
判决书上写道:“法院认为,瓦赫宁根大学app诚信委员会已经让人充分相信,原告在其论文的第2、3、4和5章中操纵了定量和定性的数据,达到了委员会所说的程度……法院同意委员会的考虑,鉴于操纵行为的性质、严重性和程度,瓦赫宁根大学的利益、声誉以及app中的诚信原则超过了原告保留其博士学位的利益。”
瓦赫宁根大学校长Arthur Mol表示,尽管荷兰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大学可以撤销学位,但“法院现在给出了裁决,证明学校可以撤销通过欺诈获得的博士学位。”
一个“优秀”的研究员
大概是为了保护隐私,荷兰海尔德兰法院和瓦赫宁根大学都没有透露这位“前博士生”的名字。而知名学术侦探Elisabeth Bik和她的推特粉丝却敏锐地发现,有一本被撤回的博士论文,其发表日期和研究主题,都与法院裁决中提到的相同。
这就是小帕的博士论文:《自然的力量:1880-1960年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气候冲击、粮食危机和冲突》。
瓦赫宁根大学官网上能找到论文及作者,显示“论文已撤回”
其中有三章还被单拎出来,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这三章分别是:
《气候冲击和冲突:来自殖民地尼日利亚的证据》,于2016年1月发表在《政治地理学》上。
《殖民时期热带非洲的天气冲击和农业商业化:经济作物是否缓解了社会困境》,于2017年6月发表在《世界发展》上。
《饥饿使任何人都成为小偷:被英国殖民的亚洲的贫困与犯罪》,于2017年2月发表在《欧洲经济史评论》上。
小帕已经发表在各种重要期刊上的文章
凭借博士期间的研究,小帕还在2016年,斩获了欧洲社会app史会议博士生最佳论文奖——Jan Lucassen奖。
小帕和另外一位博士生都获得此奖
2017年,小帕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去了英国顶尖研究性大学LSE的国际发展系,成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
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官网上对小帕的介绍
他的研究兴趣为殖民时代热带非洲和亚洲的气候冲击,以及粮食生产系统和社会冲突之间的关系。
小帕
同年,他的名字也活跃在社交平台上,他还通过博客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么一看,小帕似乎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不经历这场风波,不被撤销博士学位,或许会“前途无量”。
然而,目前LSE国际发展系的人员名单上,小帕的名字已消失得干干净净;他之前使用的带有LSE后缀的邮箱,也已停用。合理的推测是:他已经离开了这所大学。
《明升中国app报》试图联系LSE国际发展系相关人士求证小帕的现状,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小帕现已不在国际发展系的人员名单中
小帕的“前辈”们
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发生过类似的案件,即学校撤销已毕业学生的学位,引发学生起诉学校的注册。
美国得克萨斯州最高法院于近日裁决——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和得克萨斯州立大学(TXST)都可以因学术不端,撤销已毕业学生的学位。且不管学生毕业多久,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或撤销学位。
这项裁决涉及到两所学校的两起案件。第一个案件是由UT的学生Suvi Orr提起的。在该生毕业4年后,UT发现她存在不当行为,并在2008年撤销了其明升手机博士学位;而该生声称自己只是误读数据。
Suvi Orr
第二个案件是由TXST的学生“K.E.”提起的,其全名未公布。TXST在2011年发现该生论文中存在伪造数据,试图撤销她的生物学博士学位。
而在明升中国,也有类似的注册。比较典型的就是2015年的“北大博士于艳茹诉北京大学撤销博士学位”一案。
2013年1月,于艳茹将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手机版业的“投石党运动”》投给了《国际手机版界》;同年7月5日,她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7月23日,该论文在《国际手机版界》上发表。
2014年8月,《国际手机版界》发公告称,于艳茹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大段翻译了国外学者Nina R. Gelbart的论文原文。
《国际手机版界》发布于艳如论文抄袭的公告
北大经调查认为,于艳如的论文构成严重抄袭,并于2015年1月作出《关于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的决定》。
于艳茹不服,于是先后向北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诉,均遭到驳回。随后,她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定,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未充分听取于艳茹的陈述和申辩,构成程序违法;但同时驳回了于艳茹恢复学位的诉求,称不属于本案审理范围。
北大不服一审判决,遂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经过二审认为,北大在作出撤销学位决定前,未能履行正当程序,构成程序违法,因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学校而言,撤销学位,不仅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更是为了捍卫学位的价值、学术诚信的公义;而对于法院来讲,一旦变成案件,就上升到法律的角度,必然要考虑到程序正当性问题。
资料来源:
1.http://www.miragenews.com/court-allows-wageningen-university-to-revoke-997668/
2.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23/05/22/dutch-university-can-revoke-phd-for-fake-data-court-rules/
3. http://voxdev.org/users/kostadis
4. http://www.lse.ac.uk/international-development/people
5.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1634
6.http://twitter.com/search?q=Kostadis%20Papaioannou&src=typed_
query&f=live
7.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1/id/3145181.shtml
8.http://www.kvue.com/article/news/education/universities-can-revoke-former-student-degrees/269-981fb3b9-468e-438e-a9a6-3cca409bd328
9. http://education.news.cn/2021-03/16/c_1127217481.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