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健康?
近日,在由明升中国app报社和明升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的2023·全健康科技创新沙龙上,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就全健康概念阐述道,《“健康明升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所谓全方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丛斌表示,第一,制度层面全方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表明我国出台的所有政策都必须体现健康的思想,必须有健康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为此,我国连续发布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及《基本医疗卫生健康促进法》等。
第二,环境健康全方位。环境健康分为生态环境健康和社会环境健康。首先,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健康,必须保持山水林田湖草以及动物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态。“因人类不当行为而非自然规律引发的物种灭绝或过度减少,进而导致的生态稳态失衡体现在微观层面是很危险的。微生物需要依托宿主生存,原有的宿主灭绝后,微生物需要寻找新的数量多、分布密度大、活动范围广的宿主。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类被选中的机会最大。”
其实,早在2011年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座谈会上,丛斌就已提出过该观点。“SARS提示我们,人类应对微生态系统的稳态问题进行app探索。”他表示,今年3月美国出台一项新计划,旨在5年内对100万种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其中对80%的新基因功能进行标注,这对未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会很有帮助。另一方面,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应平等、公正、和谐,丛斌表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言七情致病,其实就是心理应激不能过度,否则易引发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
第三,躯体心理系统性健康,这包括五个屏障功能维护。一是皮肤、腔道(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等)物理机械和微生态屏障。二是神经、体液、内分泌屏障。丛斌指出,当前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总是盯住某一个细胞或组织,但慢性疾病其实是系统性问题,是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稳态失衡,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屏障功能维护也非常重要。三是免疫系统屏障。丛斌表示,当下关于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只顾两头,忽视中间”,实际上对躯体疾病产生关键影响的是器官区域性免疫稳态的维持和网络化调节机制。“为什么有的肿瘤和自体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器官偏好性?我想这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app问题深入研究。”四是心理情感屏障,“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压力倍增,要想维护好个人的心理情感屏障,需要借助政策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加强个人心理训练。”五是生活习俗屏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俗,既需要媒体科普、个人自律,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加持。”
所谓“全周期”,是指从受精前到受精卵形成,再到胚胎、出生,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都要纳入全周期健康维护的范畴。
2003年,全球学术界在第五届世界公园大会上提出全健康概念。2021年12月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认同其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健康高级别专家委员会”(OHHLEP)提出的“全健康”最新定义,即“全健康是一种综合的、增进联合的方法,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全健康的概念很重要,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岀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是对‘全健康’重要性的最好诠释。”丛斌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