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王昊昊 赵丽萍 赵晓华 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发布时间:2023/12/21 10:52:27
选择字号:
冬天各种取暖神器走俏 该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开水、明火等高温引起的烫伤较为常见,但你知道低温也会引起烫伤吗?冬天各种取暖神器走俏,该如何更好地预防低温烫伤?带着这些疑问,《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

“其实低温烫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因拔罐、熏艾灸、贴暖宝宝、用热水袋或暖手宝取暖而烫伤就属于低温烫伤。”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苏喜美说,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比体温高的低热物体而引起的烫伤。一般来说,人体的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当接触皮肤的热源高于人体温度,且长时间作用时就可能导致皮肤及软组织由浅及深的损伤。理论上,45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就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暖宝宝、热水袋虽然温度比较低,但都在致伤阈值以上,在足够长时间接触皮肤后也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烫伤。

为什么低温也能烫伤?“其实低温烫伤和‘温水煮青蛙’是一样的道理。” 湘雅二医院五官与妇产学科片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杨丽说,痛觉是人体的重要保护机制,当人体与开水、明火等高温接触时(相当于强烈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能迅速把这种“刺激”传导到人脑,从而产生痛感,大脑会指导人体迅速躲开这种“刺激”。而当我们的皮肤与45摄氏度至50摄氏度的温度接触时,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不会马上感受到“刺激”,在长时间接触后反而适应了与该温度的接触,所以不会引起痛觉的感应,从而不会引起大脑的察觉,皮肤也就不会马上感觉到烫伤的疼痛。

杨丽说,当皮肤持续长时间接触低热能供热时,皮肤的表层组织会在热能的作用下逐渐脱水,且在压力的作用下散热不畅,最终导致深层组织烫伤。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感觉神经末梢更为迟钝,更容易引起皮肤的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严重吗?据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主管护师曹利萍介绍,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开水等高温引起的烫伤以及明火所引起的烧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烫伤面积通常也不大,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实际上大部分创面均较深,部分严重者甚至达到Ⅲ度烫伤,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曹利萍说,老年人、糖尿病病人、小朋友、残障人群等容易造成低温烫伤。老年人因下肢感觉迟钝,发生烫伤不易知觉,直到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末梢不敏感;小朋友由于皮肤娇嫩、表达能力欠佳等因素,也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冬天各类取暖神器很受欢迎,但一不小心就会被低温烫伤。“正确使用取暖神器是预防低温烫伤的重中之重。”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副主任、副教授钱  利表示,使用取暖神器一定要谨慎,身体不要直接接触,同一部位皮肤也最好不超30分钟。尤其是糖尿病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都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用品。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时间不宜过长。热水袋和暖手宝用之前套个保护套,每隔30分钟换个位置更安全。热水袋不要灌水太满,装70%左右热水即可,水温不要太热。

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烧伤科)主治医师孟宪熙补充说,日常使用电热毯时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最好选用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 暖手宝通电时不得将电暖手宝抱在怀中,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套上“保护套”,温度不要太高。拔罐和艾灸时一定要注意对皮肤的保护,拔口温度不宜过高,艾灸时长要控制,时间都不能太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