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3年的app工作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即将走向“终结”。
5月17日,NASA宣布,由于太阳能电池板上聚满灰尘,“洞察号”将于7月结束工作,并预计在今年年底彻底关闭。
“洞察号”火星着陆器于2018年5月发射,并于当年11月着陆于火星赤道附近一片宽阔平坦的地区——埃律西姆平原。这里是理想的着陆区域,“洞察号”可以在此部署超灵敏地震仪,以便探测火星内部反弹的地震波。
“洞察号”通过地震探测、热传输,以及大地测量学对火星内部进行勘探。自成功部署以来,它测量了火星磁场、探测到了火星上的1300多次地震,这帮助研究人员绘制出火星内部构造图。
然而,在2019年2月“洞察号”搭载的仪器初次开启后,研究团队在两个月内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这让研究人员相当紧张,但这些担忧在当年4月“洞察号”第一次探测到地震时得到了缓解。
从那时起,探测器共记录了1300多场地震的数据,其中包括一场5级的火星大地震。
这些地震数据让app家们对火星内部结构有了更好的了解。例如,此前一些研究人员预计火星内部存在一个相对贫瘠且坚固的核,但“洞察号”的探测数据显示,火星内部有一个与地核大小相当的巨大核心,其部分处于熔融状态,但其内核是液态还是固态的尚不清楚。此外,“洞察号”还提供了火星地幔的组成和厚度数据。
当然,耗资4.25亿美元的“洞察号”火星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其搭载的一个插入式温度测量热探针最终未能穿透火星坚硬的表面,导致该项任务以失败告终。
但无论如何,人们即将挥别的“洞察号”已经获得了许多成果。“我们现在有了火星内部结构图。”“洞察号”任务负责人、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Bruce Banerdt说,这些细节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45亿年前,火星是如何形成、演化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